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苏北古镇—洋河,地处江苏省宿迁市的宿城、宿豫、泗洪三县区交汇处,面临徐淮公路,背靠京杭运河,交通畅达,酒业兴旺,市场繁荣。据传,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末清初已闻名遐迩。当时曾有九个省的客商在此设立会馆,省内外七十多位商人客籍于此,竞酿美酒,使洋河镇的酿酒业更加兴隆繁盛。据《泗阳县志》记载,明朝著名诗人邹辑在《咏白洋河》中写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清雍正年间,洋河大曲已行销江淮一带,颇受欢迎,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之誉,并被列为清皇室贡品。据记载,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在宿迁建有行宫,留住七天,品尝洋河大曲后挥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赞语。
洋河大曲以产地而得名,属浓香型大曲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大麦、豌豆制成的高温火曲为发酵剂,辅以闻名遐迩的美人泉水精工酿制而成。由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沿用“老五甑续渣法”,同时采用“人工培养老窖低温缓慢发酵”、“中途回沙”、“慢火蒸馏”、“分等贮存”、“精心勾兑”等传统工艺和新技术,使洋河大曲日臻完美,形成了“甜、绵、软、净、香”的独特风格,被专家和广大消费者誉为浓香型大曲酒的正宗代表。
洋河大曲这一传统佳品,在解放前因战争连年而生产凋蔽,奄奄一息。1949年,全国解放后,在几家私人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营洋河酒厂,即现在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建厂初期,全厂占地仅1.4万平方米,职工41人,年产大曲酒26吨,产值4.34万,税利合计只有3.43万元。建厂五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生产连年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公司占地70余万平方米,拥有职工4000多名。标志名酒质量的名酒率达88%以上。1972年以来,洋河大曲被评为江苏省历届名酒。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洋河大曲一跃而跻身于全国八大名酒之列。其后,在1980、1981、1982年的全国白酒技术协作会和质量检评会上,均深受专家的好评和同行的仰慕。他们评价洋河大曲“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1984年3月,在江苏淮安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白酒评比考核会上,与会的80多位专家和同行对洋河大曲给予高度评价,全国酿酒行业人士、高级工程师、此次考核专家组组长周恒刚同志对洋河大曲的评语是:“香气纯正清雅,浓香正宗,典型性强,香与味平衡、香气之间的平衡十分协调,口味细腻悠长,尾子干净,回味甘甜”。1990年7月, 在轻工总会举办的五年一次全国浓香型白酒分级评比中洋河大曲以93.5分的最高分当选为标杆酒。
从1998年省委、省政府发出“振兴苏酒”号召以来,“洋河”作为振兴苏酒的“领头羊”,奋力开拓市场,大力实施全员素质工程,强化内部管理,深化企业产权制度、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铸造新的优势。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以“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为工作主旋律,大力实施企业规模化、市场全国化、管理科学化、发展人本化战略,努力通过战略突破、机制突破、文化突破、能力突破,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企业在全国同行率先通过包括ISO9002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体系在内的整合型体系认证,建立了产品质量保证的完整体系。正是以雄厚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洋河酒厂参与起草浓香型白酒国家新标准,江苏省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落户在洋河,并于2004年通过了项目建设省级验收。
近年来,洋河全力打造“绵柔型”白酒经典之作——洋河蓝色经典,面市以来销售增长迅猛,“蓝色风暴”愈刮愈猛,“蓝色魅力”已征服了越来越多的白酒消费者,并已成为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颇受关注的成功营销范例。2007年洋河蓝色经典单个品牌销售突破14亿元。有媒体认为,“蓝色经典”品牌的雄起,创造了白酒行业单个品牌的销售奇迹,是江苏酒业重振雄风的缩影。随着洋河品牌战略的完善和跟进,以及洋河大招商战略和全国化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蓝色魅力”必将征服更多消费者,蓝色经典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推动洋河实现更大更快发展。
目前洋河酒厂全体干部职工正以企业取得的突出成绩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更大释放企业内在的活力与动力;进一步强化目标、发展意识,加速年度目标任务的推进;进一步启动新的市场,不断增强后勤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区域规划与模式创新,加快全国化战略步伐,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努力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现洋河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