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盾牌座变星新奥秘
科技日报3月5日电(赵汉斌)5日来自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消息,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钱声帮研究员等人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的光谱巡天数据,在对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进行分析研究时,有了系列重大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此项研究首次给出了数百颗此类变星的光谱型及恒星参数,发现一百多颗处于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脉动不稳定带红边界以外的特殊新变星,首次揭示了这类变星的各种统计规律和关系,并发现几十个含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的双星系统候选体。
盾牌座德尔塔型星,是位于赫罗图中经典脉动不稳定带下部和主序交叉区域的一类短周期脉动变星。其脉动周期范围在0.02至0.3天,属于主序阶段或离开主序到巨星阶段的变星,是探索恒星内部结构的重要天体。近年来,随着多个国际测光巡天项目的开展,人们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也积累了可观的测光数据,然而相关的光谱数据却非常少,只有15%的目标给出了分光光谱型,给出恒星参量的则更少。钱声帮研究员等人对郭守敬望远镜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显示了其大气参量与国际同行用高色散光谱得到的参量相符,同时证明了数据的可靠性。通过与现有变星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给出了数百颗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的光谱型及恒星参数,弥补了此类变星光谱信息严重不足的问题。
研究人员还发现,其中一百多颗目标明显不同于其它普通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这些天体有效温度比较低,周期在0.09到0.22天范围内。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它们处于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脉动不稳定带的红边界以外。如果它们最终被确认为脉动变星,将为研究脉动不稳定带理论和类太阳恒星脉动与对流相互作用理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外,通过比较不同观测时间得到的视向速度,研究人员还给出了几十颗可能处于双星系统中的盾牌座德尔塔型变星。
此项研究立足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的光谱巡天资料,并结合国际空间项目的观测,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丰富了人们对这类变星的认识,将推动相关研究发展。这些结果的取得,表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的光谱巡天资料是可靠的,并将产生重要科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