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外地“金牌教练”的商丘梦)
“我坚信,第十三届省运会我市自行车项目会连创佳绩。我要把商丘市自行车项目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惜任何努力,将它打造成商丘体育事业的一张名片,让它在新时代里呈现出新气象。”3月13日,我市自行车项目教练杨炳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悉,第十三届河南省运动会定于今年9月举办,为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好成绩,目前,杨炳国带领队员们正厉兵秣马备战省运动会。
自行车项目是我市体育事业的拳头项目,曾多次在省运会上摘金夺银。了解它的人都知道那奖牌的背后是杨炳国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杨炳国是山东潍坊人,今年42岁,自行车全国冠军、国家一级运动员。2007年,我市自行车项目教练杨解放对该项目重新组队,杨炳国受邀来到了商丘,担任了自行车项目的竞技教练。当时的自行车项目一是资金匮乏,无力购买设备,全队30个队员训练靠的是10辆破旧的自行车;二是待遇差,杨炳国的工资每月仅500元,并且没有编制。当时杨炳国已32岁,还没成家,但因为对自行车项目的挚爱,他毅然留了下来。
为了让队员们的实力尽快提升,杨炳国先从基础训练抓起,之后就是因材施教。他以队为家,训练之外,他和队员们同吃同住,对队员们的了解也就多了。之后针对每一位队员制订了一套切合实际的训练方案。
队里困难请不起厨师,杨炳国义务给队员们当起了厨师;队里的破自行车经常出现配件损坏的现象,杨炳国又义务承担起了修理自行车的工作,有时为了购买配件,他常常从家里拿钱“倒贴”买配件。
“在训练的时候他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但是训练之外他就像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给我们做饭,帮我们修车,带我们看病,我们都叫他全能老师。”队员张兆鹏说道。
在杨炳国的指导和队员们的努力下,我市自行车项目实力猛增,在2010年举办的第十一届河南省运动会上,商丘市自行车项目荣获3金6银9铜,在全省排名第三。
一个好教练就是一个运动队的灵魂,省运动会结束之后,我省一家自行车项目运动队以每月6000元的高薪和解决编制来诚聘杨炳国去任教。当时他的待遇只是每月1200元,面对这样的待遇,杨炳国犹豫了,但在郑州盘桓几天后,杨炳国又回到商丘。
问及回来的原因,他说:“有些收获并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如果牺牲一个人而能成就一批人,我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何况,商丘更具备我实现理想的平台。”之后杨炳国更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自行车项目工作中去,在他的努力下,我市自行车项目运动队在第十二届省运动会上获得了5金9银7铜,6次打破省运会纪录。10年来,杨炳国共为省队输送了30多名优秀运动员。队员王红被国家队选拔走后,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8年亚锦赛上分别取得团体第七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为国家和河南争了光。
“对事业忠诚,对朋友义气。”市教体局副局长李铁山动情地说,“杨炳国把心血和汗水献给了我市自行车队,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提过要求和条件,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