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感谢你,西蒙娜

感谢你,西蒙娜

西蒙 

《一生》 作者: [法] 西蒙娜·韦伊 译者: 侯合余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6

为女性权益呼号的西蒙娜深受法国人爱戴

2010年3月18日,83岁的西蒙娜手持刻着“78651”数字的佩剑,成为法兰西学院历史上的第五位女院士

\u00A0\u00A0\u00A0\u00A0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西蒙娜们,不畏变革所带来的剧痛,推动社会和女人的解放。

\u00A0\u00A0\u00A0\u00A0昨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近年来每到这时候,有关女生节和女神节的新提法就不绝于耳,究竟怎样才是尊重女性的讨论最终总被买买买的消费热潮淹没。然而,我们终归不能忘记,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与国际和平日,这个节日的出现,是女性争取平等权益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正如网友所言,“每一个你轻易得到所不屑的东西,都是无数人抗争得来的。有的地方有的人甚至还在为此抗争着。”

\u00A0\u00A0\u00A0\u00A020世纪法国有几位杰出的“西蒙娜”,今天介绍的这位是法国政坛传奇女性,去年刚刚离世。

\u00A0\u00A0\u00A0\u00A01927年,西蒙娜·雅各布出生于法国尼斯。在一个六口人的世俗化犹太家庭,身为幼女,西蒙娜从小备受宠爱。建筑师父亲,为了给家人最好的生活,整日工作早出晚归,曾经迷恋化学专业的母亲,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放弃梦想。和其他犹太家庭一样,他们为了孩子的教育费尽心血,从小就培养他们的文学品位;在宗教方面,身为世俗化犹太人的父母,给予孩子非常自由的成长环境。西蒙娜晚年时回忆,他们家跟犹太社团的联系其实是非常紧密的,不是因为宗教,而是文化认同。十四五岁的时候,她问父亲:“如果有一天我嫁给一个非犹太人,你会不会很烦恼?”父亲说:“如果是我自己的话,我应该永远不会娶一个非犹太人……除非她是贵族。”面对西蒙娜的诧异,父亲解释说:“这么多世纪以来,只有犹太人和贵族会阅读,也只有这一点能够决定婚姻的选择。”这可以看作是父亲对女儿的情感指南吧,西蒙娜记了一辈子。

\u00A0\u00A0\u00A0\u00A0二战开始后,西蒙娜一家想方设法弄到假身份证,东躲西藏,却还是没能躲过厄运。1944年3月,虽说二战已近尾声,但对犹太人的剿杀反倒变本加厉。西蒙娜和一个同学在去参加同学聚会的路上被抓,盖世太保一眼认出她的身份证是假的,并且说和你这个一样的我有一堆。她的同学因为不是犹太人,很快就被释放,西蒙娜拜托他赶紧去家里通风报信,结果,盖世太保尾随着少年一路跟到西蒙娜家门口……本来分散居住的家人,那一刻恰巧都在,儿子让来看望妈妈,大姐原本住在楼上,从不出门,听说弟弟来了,高兴地从楼上跑下来,三人在楼梯上同时被抓。后来他们被运到特朗西集中营,没多久母女被运到德国,儿子让留在特朗西,因为谁都不知道德国等待大家的是什么,也许法国会有生存的希望。后来在西蒙娜的叙述中,才知道让在特朗西遇到了一直音信全无的父亲,在他们被逮捕的几天后,父亲也被抓了。他俩像多数在二战期间牺牲的法国犹太人,被运到东欧,在盟军入境前夕,被紧急处决。

\u00A0\u00A0\u00A0\u00A0西蒙娜母女三人先被运到了奥斯维辛,6月的某个早晨,西蒙娜走在去工地搬砖的队伍中,集中营的头目、一个一贯严苛的前波兰妓女,突然叫住她,说:“你这么年轻,这么好看,怎么能死在这儿呢?我要想办法把你运到别处去。”西蒙娜马上说:“好的,但我必须和妈妈、姐姐一起。”工头答应了。几天后,她们被运到博布莱克,一个距奥斯维辛五公里的集中营,条件略好一点。没多久,红军的轰炸密集展开,她们被转移到伯根-伯尔森。在这里,西蒙娜被曾经救过她的头目一眼认出来,她现在是这里的头目,第二天就将西蒙娜调配到厨房,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她不被饿死。后来西蒙娜回忆起这个女人,心中始终藏着一个巨大的隐秘。她想知道的,永远都无从得知。二战结束后,头目被英军吊死。晚年时,西蒙娜回忆道:也许是她的青春,也许是她眼睛里求生的渴望打动了她,也许还有其他的也许,总之,死神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而没有带走她。然而,死神却带走了妈妈,1945年3月,西蒙娜的母亲因伤寒病逝于集中营。

\u00A0\u00A0\u00A0\u00A04月15日,集中营解放。等到姐妹俩回到法国时,才得知二姐也活着,同时也得知,就在西蒙娜被逮捕前夜,她已经顺利通过高中毕业会考。这一年多的经历,和文在左臂上的编号78651,成为西蒙娜一生最沉重的印记。但对于她,人生才刚刚开始,她被巴黎政治学院录取,并在这里与她的丈夫安托万·韦伊相遇。

\u00A0\u00A0\u00A0\u00A0因为曾经目睹妈妈为了养育儿女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西蒙娜在生育了三个儿子之后,重拾做律师的梦想,最终进入法官的行列。1974年,西蒙娜被总统德斯坦任命为卫生部部长,并在任期内通过了“自愿流产合法化”的法案。不仅在当时的背景下,甚至在今天,西蒙娜都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指责,尤其身为一名犹太人,居然主张女人自愿流产!在论证法案期间,西蒙娜经常收到辱骂威胁信件,甚至走在街上就会有人骂她,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女人。西蒙娜为此心酸又忍不住替她们难过,她们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其他女人的真实处境一无所知。这段经历中令西蒙娜最遗憾的事,莫过于秘书撕毁了最具攻击性的信件,如果能留下来,将是珍贵的史料,以此见证“每一次的社会改革都是在痛苦中进行的,社会因此而进步”。在一个犹太女人的推动下,法国于1974年实现了女人自愿流产的自由,这在当时绝对惊世骇俗。而西蒙娜的初衷,就是一点一点地消除“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禁锢”。此举招致对她的非议至今无法消弭,2005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几个纽约的犹太正统派拉比联名写信给当时的波兰总统,反对波兰选择西蒙娜·韦伊作为集中营幸存者代表,因为她是“\u00A0《自愿流产合法化》的始作俑者”。

\u00A0\u00A0\u00A0\u00A0在美国好莱坞的性侵案曝光后,欧美国家反性侵浪潮愈演愈烈,前一阵法国演员凯瑟琳·德纳芙及其他女性知识分子、艺术家联名写公开信,反对此举失控后将问题推向另一个极端:清教徒式的男女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有人叫好,有人不解,有人谩骂。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庆幸这个世界有法国女人的存在,她们敢于唱反调,敢于替心存不同意见的其他女人发声,而之所以她们会成为她们,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西蒙娜们,不畏变革所带来的剧痛,推动社会和女人的解放。

\u00A0\u00A0\u00A0\u00A02007年,西蒙娜·韦伊出版她的自传《一生》,迅速在法国畅销,相继被翻译成15种语言。201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拉辛、克劳代尔和皮埃尔·梅斯梅尔之后的第13个席位的“不朽者”,佩剑上刻着她左臂的编号:78651。2017年,西蒙娜逝于巴黎,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个词是:“感谢(Merci)。”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