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u00A0\u00A02014年,传统企业都很忙,忙着搞互联网O2O型;2015年,大家又开始困惑,如何打破转型的困局。
\u00A0\u00A0\u00A0\u00A0“2015年O2O行业经历了从疯狂到理性的过山车般的过程。”微博上,e代驾CEO杨家军的一封内部邮件被网友公布,这封邮件确认了裁员一事,称一年来公司人员激增是管理上的失误,极速回归价值本质成为当务之急。
\u00A0\u00A0\u00A0\u00A0如此大规模裁员,将e代驾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此之前,一批知名的洗车、餐饮、美容O2O平台纷纷在资本重压下裁员甚至倒闭,这也加重了人们对O2O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质疑。
\u00A0\u00A0\u00A0\u00A0O2O,这种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兴模式,是否能够突出目前整个经济下滑的重围?
\u00A0\u00A0\u00A0\u00A0采访中,合肥的O2O平台虽没有表达自己不堪重压,但整个行业从盛夏到寒冬的转变,已经成为大家不争的事实。
\u00A0\u00A0\u00A0\u00A0高额的补贴将成过去时
\u00A0\u00A0\u00A0\u00A0所谓O2O,其实就是指线上订购,线下服务。例如洗车O2O,就是说消费者通过APP或其他移动终端下单后,洗车店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周到的上门洗车服务。餐饮O2O,就是消费者网上下单后,餐厅把消费者订的餐品送到家中,也就是把电话外卖变为了网上自助下单。
\u00A0\u00A0\u00A0\u00A0虽然概念并不复杂,但O2O这两年狠狠地火了一把。叫外卖每单减10元、上门洗衣特价1元、保洁每单减20元等等层出不穷的O2O服务补贴,成为2014年开始最火爆的话题。
\u00A0\u00A0\u00A0\u00A0话题的焦点往往就是高额的补贴,随着滴滴、快的率先在打车领域推出的补贴政策让整个打车市场火爆之外,整个O2O创业补贴战成为获取用户最直接的方法。
\u00A0\u00A0\u00A0\u00A0“补贴有利有弊,可以短时间内冲高销量,但是在目前状况下,我们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补贴来获取用户。”合肥高新区一家做家政服务O2O的企业负责人杨先生对记者表示,上门保洁市场随着用户教育的成熟,目前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况,目前合肥的用户端需求大大超过了阿姨的供应。
\u00A0\u00A0\u00A0\u00A0但是,杨先生坦言,自己在平台创立之初也是做了大量的补贴活动。“前期推广品牌的时候肯定要做一些活动的,但是随之而来的亏损也在所难免。因为目前看,所有O2O补贴等促销就是为了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而随着用户习惯的不断养成,优惠券数额就要缩小。现在,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客户,而且供不应求,我们就不再补贴。虽然有些全国性大平台资金雄厚,可以通过不断地补贴来扩大市场。我们毕竟是合肥本土的一家初创民营企业,还是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培养市场。”同时,这位负责人认为,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区域性平台,补贴政策都只是暂时的手段并不能长久。
\u00A0\u00A0\u00A0\u00A0“烧钱必然意味着让利于客户,同时也会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但终究是难以持久的。”杨先生认为,线上市场的迅速扩张也极易导致线下服务的落后,引起用户满意度下降,创业期积攒的好口碑会岌岌可危。
\u00A0\u00A0\u00A0\u00A0O2O行业要回归理智
\u00A0\u00A0\u00A0\u00A0没有补贴的O2O还会有那么高的热度么?和中国的每一座城市一样,去年至今,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O2O平台上线,朋友圈中大家争先转发着各类服务不一的O2O。从最开始的微信卖面,到送火锅进家,再到来小区洗车,去家中按摩、美甲,层出不穷的O2O让合肥的懒人们有了在家“过冬”的新方式。
\u00A0\u00A0\u00A0\u00A0但是,大家看到的仅仅是每日递增的新平台,未曾看到其背后不断倒下的老平台。不久前,在朋友圈流传着一份O2O的死亡名单,揭露了O2O创业风光背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16个领域的O2O倒闭项目,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领域首当其冲,而餐饮O2O则是重灾区。
\u00A0\u00A0\u00A0\u00A0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那些名单上已消亡的O2O企业还是一亩田等遇到的窘境,都与资本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资本涨潮时,创业企业故事讲得圆满,各种融资便可轻松获得;而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创业企业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
\u00A0\u00A0\u00A0\u00A0上述杨先生这样对记者说:“在我身边认识的这些做O2O的朋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个现在经营状况良好。其他的只是依靠第一轮融资来的款项勉强生存,流量一直比较小。虽说有些O2O服务确实不错,但是产品本身排他性不强,技术性不高,推广费用也不够,现在热钱大潮退去,才终于发现自己是在‘裸泳’。再加上某些O2O企业本身所从事的业务并不具备可行性,有几个涉足O2O的朋友现在都后悔了。现在,已经把自己的家产都投在了里面,非常尴尬。”
\u00A0\u00A0\u00A0\u00A0在杨先生透露的经营困难的O2O平台,甚至于包括一些上半年曾风靡一时的餐饮O2O。“刚推出的时候,讲述一些个人的故事,加上一些互联网营销手段,起到了效果。可以说,头三个月挣了很多。但是虽然也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对这种餐饮O2O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每天的流水比之前少了很多。”
\u00A0\u00A0\u00A0\u00A0杨先生认为,其实从本质上来看,O2O模式只不过多种商业模式中的一种,只是打通线上线下的一种概念,完全不应该被神化。
\u00A0\u00A0\u00A0\u00A0对于什么是O2O,知乎上的一位用户这样进行了解读:用户O需要请保姆,上B网站去找,结果找到了家政公司C,C又找到了保姆o,于是用户O和保姆o达成交易。在这个过程中用户O可能花了20000,而保姆o只收获了5000,剩下的15000,网站B拿走了10000,家政公司C拿走了5000。虽然用户O和保姆o都觉得不公平,但少了B和C做红娘,它们也走不到一起,所以就只能忍了。
\u00A0\u00A0\u00A0\u00A0这个时候,一个叫H(互联网思维)的人看到了这个问题,它对用户O和保姆o说:“不行你们都到我这来吧,我给你们房租减半,水电全免。用户O你出10000,保姆o你得8000,剩下2000归我,怎么样?”用户O和保姆o一看很划算呀,那就来吧。以互联网思维著称的O2O模式就这样成立了。
\u00A0\u00A0\u00A0\u00A0本报记者 谷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