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信他人,不贪图便宜,不冒险猎奇,能做到这些,就能远离危险!”2月2日上午,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亮晶晶”团队法治服务新农村系列活动在双流区黄甲街道八角水寨进行,检察官王亮在孩子们簇拥下,为他们讲述了一个个法治故事,让他们在其中学习法律知识,更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过去五年,成都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成都未检的“亮晶晶”无疑是最响亮的品牌。2016年,“亮晶晶”团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去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最高检的工作报告中,“亮晶晶”再次被点名表扬。如今,成都未检“亮晶晶”品牌已走向全国,巡回宣讲271场,直接受众17万余人,为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成都检察系统,“亮晶晶”的品牌无人不晓,这个团队成立于2015年7月,由王亮、黄晶和江晶三名“80后”检察官组成,“亮晶晶”这三个字就来源于他们的名字。
其中王亮是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主持人,作为一名检察官,他曾经在青城山路遇非法砍伐树木的违法行为,并驱车数公里拦截,与对方进行周旋和对峙。黄晶是青白江检察院“晶晶热线”的创始人,由她主持的“晶晶热线”多年来致力于法治宣传,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江晶则是团队中的博士学霸,业务能力娴熟,也热心于未检工作。
“亮晶晶”团队开展法治宣传,并不是枯燥乏味地上课,他们更热衷于采取情景带入的方式,以讲故事、游戏互动、庭审模拟、辩论赛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制宣传,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提升法治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方面,“亮晶晶”团队则采取了“互联网+”的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并先后在各类学校、社区、村镇法治巡讲上百场,为数十万人提供了法治宣传服务。
去年,“亮晶晶”团队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成为四川未检团队中,首个被成功写入区(县)、市、省、最高检检察工作报告的团队。他们的做法,也成为全国未检工作的模板,在全国检察系统内得到了广泛推广。本报记者 杨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