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迪士尼角色的母亲们都去哪了?

迪士尼角色的母亲们都去哪了?

迪士尼 

原标题:迪士尼角色的母亲们都去哪了?

利维坦按:总的来说,迪士尼作品大多讲述的是“少年如何脱离家庭,克服苦难独自成长”的故事,对于双亲的描写不会占据过多画幅,不然难免成为家庭伦理剧。想象一下辛巴从小被双亲抚养长大,必然会牺牲故事性。然而迪士尼作品的影响不得不说极为深远,这其中也包括对“邪恶继母”形象的长期建立,虽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会映射——但客观来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继母形象”的刻板影响,可能与此也脱不了干系。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清清在利维坦发布

很多迪士尼动画影片都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影片中主人公的生身母亲都不知所踪。木偶故事里的主人公匹诺曹是由其父亲盖比特(Geppetto)雕刻而成并负责看护的。而彼得·潘(Peter Pan)是一个没有母亲的遗失男孩。还有贝尔(Belle,《美女与野兽》)、茉莉公主(《阿拉丁》)和《风中奇缘》里的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这些主人公要么就是没有母亲,要么就是母亲已故。

若深入探究迪士尼制片厂推出的大量长篇经典动画片,你会发现有很多这种类似的情节。影片中主人公的母亲如果一开始有出现,那么之后也多会被杀害、被捕或者是一开始就被‘邪恶的继母’所替代。甚至连《星球大战》系列也效仿此种做法:无父无母的天行者(Skywalker)孩子们由他们的亲属抚养成人。

这些动画故事集里是否有一层更深的含义——迪士尼动画纯粹的童真模型。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咨询了动画历史学家、童话专家、活动家和神话学家。

匹诺曹是一个木偶,没有正真意义上的父亲或母亲。蓝衣仙女(The Blue Fairy)充当它的母亲,而盖比特充当其父亲。

这群遗失的男孩没有父母。他们让温蒂(Wendy)当他们的母亲。

亚瑟(Arthur),或者“华特”(Wart),是个孤儿。

潘妮(Penny)没有父母,但最后被收养了。

潘妮·福克沃斯(Penny Foxworth)的父母在整部影片中都在外出差。

剧本里没有说到贝尔的妈妈是谁。

国王库斯德(Kuzco)是个孤儿,人们认为他的家人已故。

莉萝(Lilo)和兰莉(Nani)的父母在电影开始之前就已经死于一场车祸。

伊丽莎白(Elizabeth)的母亲在影片中曾以父亲所见幽灵的形式被提及,但其真人从未出现过。杰克(Jack)和威尔(Will)各自的母亲也死了。

云妮洛普(Vanellope von Schweetz)是一个系统错误人物,没有父母。拉尔夫(Ralph)担起了父亲的角色。

星爵(Star-Lord)的父亲不见了(译者注:实为斯巴达星王子),而他的母亲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死了。

主角刘易斯(Lewis)是个孤儿,在未来的世界里他还是一个抛弃了家人的父亲,但后来他回归了自己的家庭。

许多专家认为迪士尼的“无母亲”情节——在过去的80年里被反反复复使用——并不是一种巧合。然而,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甚至连《狮子王》的制片人唐·哈恩(Don Hahn)也将此归因于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个人的童年创伤。据哈恩透露,迪士尼有意取消在剧中写死,或者取代生母的角色,是因为他对自己母亲的死抱有愧疚。在1937年成功推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之后,他和哥哥罗伊(Roy)给他们的父母在靠近迪士尼公司所在地——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Burbank)的北好莱坞(North Hollywood)给母亲弗罗拉(Flora)和父亲伊利亚斯(Elias)安了自己的家。也正是在这个新家里,一年以后,母亲弗罗拉死了。

迪士尼的父亲伊利亚斯和母亲弗罗拉。图源:Pinterest

佛罗拉·迪士尼死于1938年,而在这之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已经完成了制作且发行了。而《小鹿斑比》和《木偶奇遇记》也已经在制作中。

动画历史学家迈克尔·巴里耶(Michael Barrier)在接受《希望与恐惧》杂志采访时说道:“迪士尼这样写单亲,有一部分原因纯属是故事情节的需要,比如《木偶奇遇记》里面,盖比特是一个鳏夫还是一个单身汉?我认为无论是科洛迪(Collodi)还是迪士尼都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答案。这些故事源于古老的神话且被传颂了几千年,均反映了故事讲述者当时的习俗、规范和价值观。”

《邪恶新世界:童话、儿童和文化产业》的作者杰克·赛普斯(Jack Zipes)告诉《希望与恐惧》说:“从历史上讲,从中世纪到20世纪早期这段时间的人的寿命并不是很长,女性常常死于分娩。所以,尽管男性在丧妻之后会尽快迎娶新的妻子,就像《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里情节一样,但还是会存在许多单亲家庭。”

影片中母亲被杀害/或者被捕

金宝太太(Mrs. Jumbo)在影片中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关着的,但没有被杀害。

斑比(Bambi)的妈妈死于枪击。斑比的父亲在母亲死后才出现。

毛克利(Mowgli)的狼妈妈拉克莎(Raksha)被谢利·可汗(Shere Khan)杀害。

托德(Todd)的母亲死于枪击。

《小美人鱼:爱丽儿的起源》

爱丽儿(Ariel)和姐姐的母亲雅典娜女王(Queen Athena)被海盗杀害。她的父亲因此成了鳏夫。

卡西莫多(Quasimodo)的母亲被弗罗洛(Frollo)杀害。影片中没有说明父亲的去向。

泰山(Tarzan)的生身父母都已被萨伯尔(Sabor)杀害。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

公主基达(Kida)的母亲在试图拯救亚特兰蒂斯的第一次命运时被杀。

尼莫(Nemo)的母亲卡洛儿(Coral)(以及尼莫所有的兄弟姐妹)被一条梭子鱼杀死了。

哥达(Koda)的妈妈被肯尼(Kenai)杀死了。

艾莎(Elsa)和安娜(Anna)的父母在一次海难中丧生。克里斯托弗(Kristoff)是一名孤儿。

《百变小红帽:性,道德和童话故事的演变》(Little Red Riding Hood Uncloaked: Sex, Mora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a Fairy Tale)的作者凯蒂·奥伦斯坦(Katie Orenstein)赞成这一说法。她告诉我们说:“继母的角色是很常见的,而且遗产纷争是件大事。在19世纪的欧洲,一个农妇大约会生7个孩子,就算她自己能够熬过所有的艰难困苦活下来,她也只能养活一半的孩子,而另一半会死掉。”

童话故事有意设置主角的父母双亡,没有父母或者对父母忽略不谈,有可能是为了告诉观众们一个道理,即外人的援助也能指引他们成长。大多数被迪士尼改编的童话故事都在重复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原型,即一位年轻的主人公被迫独自一人在生活中闯荡冒险。没有父母的指导和保护,这个主人公会学到克服障碍所需要的经验教训,并且最终战胜逆境。这种成长人生的结构是一则寓言:在没有父母辅助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现实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例如,由费利克斯·萨尔腾(Felix Salten)于1923年创作并被迪士尼于1942年改编的《小鹿斑比》。故事里的斑比在母亲死后,被迫练就一身在森林里生存的必要本领——如果这个角色还有父母的监护,那它就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帕尔迪达(Perdita)是其他84只小狗的继母。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