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数说成都绿色发展
\u00A0\u00A0全市将建设“一轴、二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以上
\u00A0\u00A0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达33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650亿元
\u00A0\u00A0全市累计投放共享单车约130万辆,注册用户数超千万人次
\u00A0\u00A0“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u00A0\u00A0成都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基本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u00A0\u00A0成都以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三治一增”和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u00A0\u00A02014年起,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开展基层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去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到达235天,创下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新纪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也全部消除。
\u00A0\u00A0天府绿道于去年4月启动建设,将在全域形成1.69万公里的三级绿道体系。截至今年1月底,成都已编制多层级规划和方案50余项,开工建设1178公里,建成785公里。一幅书写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正徐徐展开。
\u00A0\u00A0去年,成都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绿色经济”被确定为成都着力发展的“六大经济形态”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89.39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3.21%,超年度目标0.21个百分点。
\u00A0\u00A0截至2017年底,我市地铁通车里程179公里、日均客流量320万人次;大力推进快速公交和微循环社区巴士建设,加强地铁公交无缝衔接,公交出行分担率从2013年的28%提升至47%;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万辆。
\u00A0\u00A0目前,我市累计投放共享单车约130万辆,注册用户数超千万人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8万吨,骑行减排量居全球12个大城市第3位。
\u00A0\u00A0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14335平方公里的成都土地上生根发芽,融入1600万成都市民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