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书声朗朗(图)

书声朗朗(图)

朗朗少儿英语 

作者:陈思源 年龄:12岁 班级:山西省实验小学六年二班

2010年8月获得“太原市少儿艺术电视大赛”英语类小学组金奖;2010年6月获得“太原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10年5月获得“太原市第20届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月”朗诵一等奖;2009年2月在“公益中国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电视艺术新星”展播中获得语言表演组金奖;2008年 “太原市少儿艺术电视大赛”小主持人十佳金奖。

徘徊在雨后的小巷,听着每一种轻微的响动,清爽与明朗遍布全身,“滴答”的声音仿佛遥远又空灵,为眼前的一幅水墨画增添无尽的诗意。低垂着头,暑假来了,却总觉得心灵深处缺了一块,直到那声音如甘洌的泉一般融进心房。“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显然是一群稚童在补习班上大声朗读,也许他们并不能对李清照的悲伤感同身受,但这朗朗的声音,勾起了我——一名小学毕业生的感动与回忆。

小时候,学校用书香为我们的校园涂出一道典雅的墨色,从那一时起,书声从未间断。那是一个微凉的秋天,奶黄色的阳光顺着屋脊缓缓倾泻,一地金色的落叶像是阳光凝成,为这安宁的午后铺成一层宁静致远的流沙。那时候的我们以经典为精神食粮:“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抑或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三四年级的孩子,却在朗朗书声中渐渐明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相视一笑。窦桂梅老师曾在《弟子规》序言中说,喝“母乳”的孩子健壮。回首凝望着木槿年华,流金岁月,读书声相伴我走过这十二年春秋。流连,又多生出一丝骄傲。

场景切换,我仿佛又从时间的录像带中看到站在比赛台上初长成的自己。“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真情流露,台上朗读《匆匆》时,我突然顿悟了朱自清的心境——一位民主战士,从《背影》到《春》,他倾尽心血文采飞扬打造了一章章经典!可他自有诗人的惆怅,他虽才华横溢,诗人的敏感让他更加感受到时间贴着自己的手过去,一点一滴,想抓住却只会让它走得更快。这种无奈与悲凉,内心怎一个“空”字了得!

聚光灯打在我的脸上身上,不知为何,当诵到那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朗朗的诵读声中,我发觉自己竟是如此贴近他,当一排排文字化为朗朗书声在耳边飞扬,书声让我学会理解,学会品味,学会感悟。

当我完成了从经典迈向现代的过程,从中华迈向外国,我已离不开它了。静谧的夜里,一盏暖黄的小灯,一杯沁心的茗茶。沙沙的翻书声,低低的吟诵,书声朗朗中悟禅悟甘悟感动;静静品阅中读书读夜读自我。这大概就是书声的价值所在吧。

童年的书声在校园的林荫道下;在聚光的演讲台上;在温暖的小橘灯下。书声萦绕着我在青春旅途中翻过山,跨过江,奔向发白的地平线。

思绪回到雨巷,嘴角的笑意犹存。向家走去。耳边似乎又回荡起那如烟雨般伤感的句子:“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视野里,雨巷的尽兴渐渐凝成一个光点,在书声相与伴的道路上,我又将起航。

开篇一句“徘徊在雨后的小巷”,与戴望舒的《雨巷》有异曲同工之妙,“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寂寥又悠长的雨巷。”简洁的语言却营造出了诗一般的境界,美丽而空灵。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茫然。

在这寂寥的雨巷中突然间传来儿童朗朗的诵读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作者、读者一起拉回到了校园,耳畔仿佛响起了在学校时朗诵的 《弟子规》《中国少年说》……在经典诵读中走过了十二年的春秋。

更妙的是作者笔锋一转由现实穿越到了未来,眺望未来的自己,看到了书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更让人惊叹的是,读者跟着作者与经典作品及作家对话时,不知不觉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的蜕变逐渐明晰了,书声已融入她的生命之中,陪伴她,引领她,在雨巷的尽头,在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活之后,又一次扬帆起航!

是书给了她力量,给了她方向!文章的立意至此才现!有一种曲径通幽,耐人寻味之意!能在小学阶段,看到如此立意深远,选材独到,结构新颖的文章,真是令人欣喜!

摄影:本报记者 武六红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