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开幕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发表主题演讲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开幕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发表主题演讲

童学馆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开幕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发表主题演讲

我要分享 关注中金在线: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2017年11月18日,由中国文化院与北京三智文化书院主办,以“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为主旨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两岸三地的阳明心学顶尖学者和政府领导出席论坛,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精英以及阳明心学爱好者同时参会,共同探讨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在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在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本届论坛主题为“唤醒良知,真学实修”。18日下午,论坛邀请到了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阳光100董事会副主席范小冲、天地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蓝春、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吴永平等多位文化、教育界阳明心学实践者及企业界代表,分享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历程。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发表《童蒙养正,培养孩子的美好德行》的主题演讲。分享要点如下:童学馆“导中国儿童‘致良知’”的教育初心;童学馆在“儿童心学”教育体系所做出的持续探索和教育实践;童学馆“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志在圣贤”的办学理念及其理论根基。\u00A0\u00A0\u00A0\u00A0“公司名称‘童学’二字,就是‘儿童心学实践’的简称。”李广斌在演讲的开始,便直入主题。他立志研究儿童心学的源头要追溯到2005年,当时他组织了中国第一届青少年戒除网瘾训练营,帮助200多个孩子戒除网瘾。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突出问题引发了李广斌的深度思考:其一,西方心理学治不了中国人的“心病”,“中国人的心病,要用中国人的心药来治”;其二,帮助中生或高中生从网络成瘾的虚拟世界挣脱出来,其实只是治标,要想彻底解决必须寻找根源。 从此以后,李广斌开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研发幼儿心学”教育体系。在李广斌看来,孔子、孟子、老子、王阳明等人,实际上都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东方心理学比西方基于科学实验主义的心理学早几千年。”\u00A0\u00A0\u00A0\u00A0 独创“儿童心学”教育体系,大获成功 童学馆已经成功运用在全球范围内独创的“儿童心学”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在全国近200个城市,300多家分馆,它服务了40万个家庭。 这套教育体系秉持“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志在圣贤”的宗旨,践行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助力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培养内心真正向往美好德行,并能付诸实践的君子、淑女。\u00A0\u00A0\u00A0\u00A0 李广斌认为,当下中国幼儿的教育中,这八种教育是缺失的:敏的教育、学的教育、乐的教育、礼的教育、仁的教育、勇的教育、志的教育、圣贤的教育。而从顺序上来讲,一个孩子首先应该是比较聪敏,聪敏以后好学,好学以后才能快乐,快乐以后一定要有礼节来节制这个快乐,有了节制才会生出一种仁爱,大仁产生大勇,才有真正的担当,立足于大仁大勇之上的责任心才是立长志,这时候孩子的终生目标就可以直指圣贤。\u00A0\u00A0\u00A0\u00A0 因此,童学馆目立了“童学大树”的教育体系,将每个孩子都视为一棵心灵大树,通过“传统为主,心志为根,德行为干,六艺为枝”的系统教育,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在这其中,传统文化是童学馆教育的土壤,“立志”则是不可或缺的根脉。在李广斌看来:“心志”就是“致良知”,是孩子心灵的志向,是需要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唤醒的那颗“内心”。 在这套“儿童心学”文化体系下,童学馆3000多位老师都深知:先有志向,统领“礼”“学”,才有“敏”“学”“仁”“勇”,最后才能养出来孩子们的浩然正气。每到上课时间,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幼儿园、童学馆,或者在小学里,老师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激发孩子们的“一志六心”:通过成功体验启发好学心,通过全脑加速提高敏锐心,通过友好竞争发起勇敢心,通过孝亲感恩启发仁爱心,通过恭敬辞让引发礼节心,通过延迟满足来发动快乐心,最后通过读经亲仁来立起孩子的志向。 在李广斌看来,“教育的未来”应该是锤炼人格,帮助人成为人,无论是感受韵律之美的诵读古诗,还是素雅淡泊的琴棋书画,都是践行“致良知”的教育心法,让中国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直是童学馆的追求。 “未来,童学馆希望能够发展到1000家分馆,进入到1000家幼儿园和1000家k12学校,在互联网上有超过100万人跟着我们一起在家里自学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浸润超过1000万个中国孩子,让00后、10后、20后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发动起来中国力量,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李广斌信心十足。\u00A0\u00A0\u00A0\u00A0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教育表达体系 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所处的尴尬局面,李广斌表示:“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只是在近一百多年的进程中休息了一会,错失了工业时代发展的浪潮,但是如今,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绝佳时刻,这种趋势绝不是西方人眼中的‘死灰复燃’,而是‘方兴未艾’。只要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必将更加闪耀。” 他还表示:“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童学馆将东方‘心学’教育和西方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心理学教育巧妙结合,给中国家长提供最适合中国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修炼自我人格的课程体系。”\u00A0\u00A0\u00A0\u00A0 创新思维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王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才。阳明心学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具有普世价值,体现了精神性的人文主义情怀,其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广泛,在东亚各国也有着大批信徒。 曾国藩认为:“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孙中山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蒋介石毕生推崇王阳明心学,并改台北草山为阳明山; 中日甲午海战的日军最高将领,曾被授予日本“帝国元帅”的东乡平八郎,随身带有一个印章,一盖就显示出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2015年,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更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2016年,由中国文化院、北京三智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于10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文化院院长、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说:“阳明心学目前在中国还很冷,很寂寞,很悲哀。在中国,只有很少的人知道王阳明,连一个省级的研讨会都没有。而我希望这次论坛能开一个好头,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为树立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做出努力,让阳明心学思想真正进入每个中国老百姓的心窝。” 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够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如果把这种思想文化,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变成我们自身的营养,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就能抵达良知。而李广斌与童学馆团队正用实际行动“格物致知”,以创新思维助力中华文化顺利地通过历史发展的瓶颈,将迎来不可限量的未来。 正如李广斌所说:中国人应该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在了解、亲近先贤智慧的基础上,热爱、继承并发扬这一人类瑰宝。童学馆一直牢记初心,秉承“童蒙养正”理念,提供扎根人性的人文底蕴教育,为中国父母提供传统文化的“新教育方案”,“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以少年之奋发有为推动中国之独立精神。\u00A0\u00A0\u00A0\u00A0 对李广斌来说,参与此次论坛,能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实现思想和精神交流,推动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优秀中国文化的发展,让“真学实修”成为社会风尚。 2017年11月18日,由中国文化院与北京三智文化书院主办,以“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为主旨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两岸三地的阳明心学顶尖学者和政府领导出席论坛,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精英以及阳明心学爱好者同时参会,共同探讨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在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在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u00A0 本届论坛主题为“唤醒良知,真学实修”。18日下午,论坛邀请到了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阳光100董事会副主席范小冲、天地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蓝春、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吴永平等多位文化、教育界阳明心学实践者及企业界代表,分享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历程。 童学馆创始人李广斌发表《童蒙养正,培养孩子的美好德行》的主题演讲。分享要点如下:童学馆“导中国儿童‘致良知’”的教育初心;童学馆在“儿童心学”教育体系所做出的持续探索和教育实践;童学馆“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志在圣贤”的办学理念及其理论根基。\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公司名称‘童学’二字,就是‘儿童心学实践’的简称。”李广斌在演讲的开始,便直入主题。他立志研究儿童心学的源头要追溯到2005年,当时他组织了中国第一届青少年戒除网瘾训练营,帮助200多个孩子戒除网瘾。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突出问题引发了李广斌的深度思考:其一,西方心理学治不了中国人的“心病”,“中国人的心病,要用中国人的心药来治”;其二,帮助中生或高中生从网络成瘾的虚拟世界挣脱出来,其实只是治标,要想彻底解决必须寻找根源。 从此以后,李广斌开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研发幼儿心学”教育体系。在李广斌看来,孔子、孟子、老子、王阳明等人,实际上都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东方心理学比西方基于科学实验主义的心理学早几千年。”\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独创“儿童心学”教育体系,大获成功 童学馆已经成功运用在全球范围内独创的“儿童心学”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在全国近200个城市,300多家分馆,它服务了40万个家庭。 这套教育体系秉持“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志在圣贤”的宗旨,践行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助力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培养内心真正向往美好德行,并能付诸实践的君子、淑女。\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李广斌认为,当下中国幼儿的教育中,这八种教育是缺失的:敏的教育、学的教育、乐的教育、礼的教育、仁的教育、勇的教育、志的教育、圣贤的教育。而从顺序上来讲,一个孩子首先应该是比较聪敏,聪敏以后好学,好学以后才能快乐,快乐以后一定要有礼节来节制这个快乐,有了节制才会生出一种仁爱,大仁产生大勇,才有真正的担当,立足于大仁大勇之上的责任心才是立长志,这时候孩子的终生目标就可以直指圣贤。\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因此,童学馆目立了“童学大树”的教育体系,将每个孩子都视为一棵心灵大树,通过“传统为主,心志为根,德行为干,六艺为枝”的系统教育,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在这其中,传统文化是童学馆教育的土壤,“立志”则是不可或缺的根脉。在李广斌看来:“心志”就是“致良知”,是孩子心灵的志向,是需要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唤醒的那颗“内心”。 在这套“儿童心学”文化体系下,童学馆3000多位老师都深知:先有志向,统领“礼”“学”,才有“敏”“学”“仁”“勇”,最后才能养出来孩子们的浩然正气。每到上课时间,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幼儿园、童学馆,或者在小学里,老师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激发孩子们的“一志六心”:通过成功体验启发好学心,通过全脑加速提高敏锐心,通过友好竞争发起勇敢心,通过孝亲感恩启发仁爱心,通过恭敬辞让引发礼节心,通过延迟满足来发动快乐心,最后通过读经亲仁来立起孩子的志向。 在李广斌看来,“教育的未来”应该是锤炼人格,帮助人成为人,无论是感受韵律之美的诵读古诗,还是素雅淡泊的琴棋书画,都是践行“致良知”的教育心法,让中国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直是童学馆的追求。 “未来,童学馆希望能够发展到1000家分馆,进入到1000家幼儿园和1000家k12学校,在互联网上有超过100万人跟着我们一起在家里自学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浸润超过1000万个中国孩子,让00后、10后、20后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发动起来中国力量,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李广斌信心十足。\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教育表达体系 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所处的尴尬局面,李广斌表示:“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只是在近一百多年的进程中休息了一会,错失了工业时代发展的浪潮,但是如今,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绝佳时刻,这种趋势绝不是西方人眼中的‘死灰复燃’,而是‘方兴未艾’。只要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必将更加闪耀。” 他还表示:“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童学馆将东方‘心学’教育和西方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心理学教育巧妙结合,给中国家长提供最适合中国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修炼自我人格的课程体系。”\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创新思维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王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才。阳明心学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具有普世价值,体现了精神性的人文主义情怀,其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广泛,在东亚各国也有着大批信徒。 曾国藩认为:“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孙中山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蒋介石毕生推崇王阳明心学,并改台北草山为阳明山; 中日甲午海战的日军最高将领,曾被授予日本“帝国元帅”的东乡平八郎,随身带有一个印章,一盖就显示出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2015年,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更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2016年,由中国文化院、北京三智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于10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文化院院长、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说:“阳明心学目前在中国还很冷,很寂寞,很悲哀。在中国,只有很少的人知道王阳明,连一个省级的研讨会都没有。而我希望这次论坛能开一个好头,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为树立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做出努力,让阳明心学思想真正进入每个中国老百姓的心窝。” 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够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如果把这种思想文化,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变成我们自身的营养,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就能抵达良知。而李广斌与童学馆团队正用实际行动“格物致知”,以创新思维助力中华文化顺利地通过历史发展的瓶颈,将迎来不可限量的未来。 正如李广斌所说:中国人应该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在了解、亲近先贤智慧的基础上,热爱、继承并发扬这一人类瑰宝。童学馆一直牢记初心,秉承“童蒙养正”理念,提供扎根人性的人文底蕴教育,为中国父母提供传统文化的“新教育方案”,“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以少年之奋发有为推动中国之独立精神。\u00A0\u00A0\u00A0\u00A0[点击查看原图] 对李广斌来说,参与此次论坛,能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实现思想和精神交流,推动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优秀中国文化的发展,让“真学实修”成为社会风尚。

改善就医感受,基层医院在发力 新一轮减税降费“已在路上” “实验3”号科考船上的“巴铁”科学家 2018年省级两会今起拉开大幕 中国转基因抗虫水稻获美国食用许可 北京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开幕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评论 中金登录 | 微博登录 | QQ登录 评论 退出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