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成名后谋求上市的晋江鞋企一样,德尔惠一度试图登陆资本市场。2007年,德尔惠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不过,由于先后遭遇财务风波、创始人逝世等挫折,德尔惠的上市之路走得异常坎坷。2014年7月,德尔惠向证监会提交了中止审查申请。
“德尔惠的事,谁也躲不了干系,有企业自身的决策失误,有市场的暗流涌动,也有券商的推诿扯皮。”总结德尔惠上市失败的原因,德尔惠前任副总裁何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此后,随着体育运动品牌进入调整期,在转型路上走错棋子的德尔惠也错失了发展时机。2015年前后,德尔惠遭遇关店潮。曾有媒体在当时走访了德尔惠在山东济南的几家门店,发现市区多数门店在打折清仓后彻底关闭。2010 年高峰时,德尔惠在济南市区有10多家店,五年后却几乎退出了市区市场,只能转战郊区。德尔惠彼时的窘境可见一斑。
曾经家喻户晓的德尔惠,近年来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大浪淘沙的运动鞋服品牌之间,德尔惠的身影,犹如昙花一现。
“德尔惠走到今天是因为它经营不善,资金运转不周等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还是企业自身的原因。” 李军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近年来,部分运动品牌急功近利、对企业疏于管理而导致品牌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在德尔惠被曝出负债停业的数个月之前,2017年5月9日,晋江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重整程序。这个成立于 1992 年的晋江运动品牌由此宣告破产。曾经,喜得龙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股价最高达到 13.69 美元。
“说到底,这些运动品牌缺乏坚持和专注,没有把握好内部的方向问题。”李军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尽管有不少运动品牌离场,福建的运动休闲鞋行业依然蓬勃发展,2017年福建省鞋业收入全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何苦也反省过德尔惠当初的战略方向问题。他在个人公众号“何苦来哉”中提到,在德尔惠积极引进明星代言人时,当时就有人质问他:“德尔惠除了周杰伦,还有什么?似乎德尔惠的文化底蕴比鞋底儿还薄!”
德尔惠官网的线下门店区域已经不显示任何城市。据《北京商报》报道,在北京,包括隆华购物中心、和美购物广场、金四季购物中心、活力东方购物广场、新世界百货和百荣世贸商场在内的8家商场均已没有该品牌在经营。不过,时代周报记者拨通四川、陕西等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德尔惠加盟店电话,店员表示门店暂不受总部影响,仍在正常运营。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德尔惠品牌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凯天体育很可能继续沿用“德尔惠”的品牌名称及形象。
不过,对于德尔惠品牌新的经营主体凯天体育而言,想要在短期内重整德尔惠品牌,并不容易。
“中国运动品牌格局已定,两极分化严重。除非有重大技术突破,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不过,其品牌仍具有一定市场。”鞋服行业资深人士王勇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时代周报记者 梁耀丹 发自广州
中国鞋都“两极分化”:德尔惠停业 安踏市值破740亿
服饰周报:德尔惠停业欠债6亿,Supreme关官网
德尔惠危局背后:本土运动品牌两极分化 高库存转型难
德尔惠的生死疑云:北京线下撤店但依旧开放加盟
德尔惠停业工厂不停工 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