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长风科技金融论坛日前在沪举行,主题为“深化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本次论坛由普陀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支持,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中心(筹)学术支持。
会上,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建设正式启动建设。据介绍,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是普陀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区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以长风生态商务区为核心,重塑其外延与内涵。
作为“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科创金融联盟”也于当天正式启动。该联盟是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的社会组织,旨在构建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发现和转化机制,形成创新风险投融资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科技项目信息、科技项目评估、金融配套、专业咨询、科技投资众筹和项目化撮合等服务。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区长周敏浩讲到,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工具特别是支付方式、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反过来,金融业的发展也服务于科技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普陀区有发展科技金融的资源和优势,一是科创资源,二是空间资源,三是生态资源。
周敏浩表示,建设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是普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未来园区要形成四类产业集聚:一是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金融产业。二是聚焦软件和金融服务业、影视制作等,打造互联网产业集聚。三是聚焦智能制造、智能服务领域,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集聚。四是聚焦人文教育,推进园区、校区公共资源的开放共享,打造国际教育产业集聚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寿子琪表示,科技和金融是相互促进、相互赋能、灵活发展的,也是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海正在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两个战略,一个是自贸区战略,一个是科创中心战略。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扎实的步伐,搭建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一、建设综合型国家科技中心。二、搭建研发和产业化功能平台。三、建设一批载体。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这个过程当中,创新金融是纽带。所以,科技、金融相互融合是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上海科创中心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解冬表示,在各方努力的支持下,上海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包括政策体系、机构服务、产品创新、产能对接协同推进等格局。一、在政策体系方面,近年来在沪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了“六专机制”等创新,各个部门也推出了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的管理办法,以及张江专项资金支持、科技贷款、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政策。二、在机构服务方面,各家银行都在成立科技支行,目前有六家机构成立了91家特色科技支行。成立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目的也是希望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科技企业。三、在产品创新方面,很多银行采取多种形式和外部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和投贷联动,为271家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技术装备保险在上海率先落地,为上海商飞、上海电气等企业承担保障金额187亿元。最近,新材料首批次的保险也顺利启动申报。四、在产能对接方面,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长风金融港加快建设,科技金融环境日益改善。十三五期间普陀区构建“一轴两翼”的科创布局,加快发展,今天又推出了新举措,包括设立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区和中国科创金融联盟,这些都为金融科技创新贡献了新力量。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伟提到,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业的立业之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既是理论政策问题,更是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进入金融结构改革和调整,我们国家也在加快金融经济结构转型,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推动金融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对推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光明融媒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