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u00A0 近日,从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该局依据新的蜂蜜质量标准,于2006年11月20日到12月20日对襄樊市场上的蜂蜜及蜂产品进行了一次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襄樊市场上蜂产品总体质量合格率为57.8%,不合格率42.2%,较去年同期有了25.5%大幅提高。
\u00A0\u00A0\u00A0 此次蜂蜜检查的主要质量指标是:感官、水分、总糖、酸度、羟甲基糠醛、淀粉酶值。抽查结果显示,水分和酸度所有抽检产品全部合格,其它指标均有不合格记录。一是蜂蜜新鲜度较差,酶值合格率较低。酶值即淀粉酶活性,既是蜂蜜的特征性指标,也是反映蜂蜜新鲜程度的指标,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淀粉酶值达标,表明这种蜂蜜是新鲜纯正的天然蜂蜜。从此次检查情况来看,33.3%的蜂蜜酶值达不到标准要求,涉及11家生产企业的15个样品的蜂蜜,其中抽取桂林顺发食品有限公司“欧佰仕”的三个样品的蜂蜜的酶值含量全部为0(国家标准要求≥4%)。二是蜂蜜掺假现象基本遏制。果糖和葡萄糖是衡量蜂蜜掺假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次检查中发现,蜂蜜中添加“非蜂蜜成份”这种恶意掺假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与去年相比,合格率上升了39.7 %。从检验情况看,除上海康乐食品厂南昌分厂生产的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只有51.35%外(国家标准要求≥60%),其他产品该项指标全部合格。三是礼盒装的蜂蜜结鱼目混珠现象较为严重,市场上近80%的礼盒以蜂产品冒充蜂蜜。\u00A0\u00A0\u00A0 在此次检查中,还发现市场上标注“QS”标志的蜂蜜产品少之又少。据悉,从06年10月1日起,国家对蜂蜜等七类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俗称为“QS”标志。 “QS”市场准入制度功用之一是抬高蜂产品入市的门槛,从而淘汰掉不具备生产能力、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从而保障蜂产品市场的有序竞争与发展。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准入制度已经实施了近四个月,市面上却看不到任何标注“QS”标志的蜂蜜产品。目前,襄樊市质监部门已向生产企业发出了警示,逾期未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将被强制清理出市场。
\u00A0\u00A0\u00A0 产品名称标称生产厂家抽样地点规格型号\u00A0\u00A0\u00A0 “百花牌”益母草蜂蜜 北京百花蜂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襄樊市一医院旁375\u00A0\u00A0\u00A0 “百花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