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格科董事长赵立新:芯片产业需要积淀

格科董事长赵立新:芯片产业需要积淀

格科 

记者:中国现在芯片的进口规模是2300亿美元,已经超过石油进口。这些年以来,你怎么看待芯片产业现状?

赵立新: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国的产业起步比国际晚,所以暂时落后是肯定的。通常来说,比如某一产业可能需要20年才能做出成绩,中国用了15年就做出成绩了。相对来说,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可是因为起点低,大家就希望更快,比如用5年就发展起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中国现在的芯片产业发展并不慢,不能太着急,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有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优势,你认为在哪?

赵立新:首先是中国有大量基础组装的经验。世界上绝大部分电子消费品是在中国生产和组装的,更精确点来说,是把芯片买回来,组装好成为产品,再卖出去。这种组装的经验,为中国大陆的芯片设计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就像中国台湾企业,也是通过组装生产,形成对上游国际设计公司的议价能力,逐渐积累资金发展起来的。

其次,早期的改革开放,中国走出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国外学到了本领,回来创业,极大地缩小了国内、国外高科技行业的差距。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从全球视野上,是在非常稳定的发展和非常快速的增长。考虑科技领域的行业特点,这种发展已经相当快了。

最后,国家一直在支持产业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非常谨慎,因为大笔资金投入往往是亏损的,所以支持的资金规模和力度与国际投入相比不是特别大,但正是这些支持,为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正是有了国家亏损了资金,才有像展讯、格科这样的公司发展起来。

记者:你认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赵立新: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积累了这么多年,已经差不多到了要爆发的阶段。中国人的优点在于勤奋,虽然现在技术落后,但这种落后是暂时的,我相信很快以中国芯片的设计为龙头,产业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

但是这个发展不是缺钱,芯片有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芯片产业的商业模式是要靠不停的投入,保证制程的先进。芯片的更新换代太快,老的制程很快会不值钱了。在芯片技术的竞争上,国家要有坚定的信心。就像吃包子一样,虽然吃第一个、第二个不会饱,但是这都是积淀,在吃到第五个、第六个包子,吃到饱,中国的芯片产业就赢了。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