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在睡梦中去世,终年91岁。这位瑞典企业家通过设计简单的低成本家具,造就了门店遍布全球的宜家帝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随着他的去世,关于宜家的故事再度被翻出,有媒体发文称,英格瓦对产品有着严苛的把控。他有一句在设计行业颇为出名的话,“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出一把成本在100美元的桌子并不困难,但是很少有人可以设计出成本50美元又好看实用的桌子”。而宜家需要动手组装的家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产品的销量,这种宜家效应一度被其他厂商借鉴。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研究发现,投入越多劳动(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价值。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宜家效应”。当人们购买了宜家家具后,回到家需要花很多力气把它组装起来。看到亲手组装的家具,喜爱程度就会超过同等品质的其他家具。这种个人的付出会让人们认识物品本身价值产生偏差。宜家就像是成年人的巨大玩具城堡。人们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因为自己在制作产品时,会产生对这一产品的依恋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宜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