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宣布已完成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作为中国第一个覆盖全学段的英语能力测评标准,等级量表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各项英语考试标准各异、英语教学与测试目标分离、学习目标不连贯等问题。
该量表倡导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协同发展,它的推行将有助于英语教学回归教育本身,回归到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带来英语学习观念和方式的变化。
英语在国际化竞争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学习英语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并使用这一工具,这是顺应改变趋势的关键。
\u00A0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升学要考英语,求职要看英语证书,英语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英语却一直是让人头疼的一门学科。
学了多年依然听不懂、说不出,成为普遍现象。
随着年轻一代家长们观念的改变、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在线教育的发展,英语学习方式也正发生着变化。
在校外培训市场中,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科英语越来越受欢迎,行业规范也在逐步形成。
由国家认监委和行业部门指导、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持的国家行业标准《语言培训服务认证要求》正在完善,参与该标准撰写的瑞思学科英语专家表示,英语培训行业能够朝着规范方向发展,将有利于中国学生融入世界,成为国际化人才。
新测评体系接轨国际,助推英语教改
2014年3月份教育部印发《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在教育改革推进中逐步清晰,在语言知识传授与学科式学习中发展语言应用能力,在中外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文化品格;通过课堂提问设计促进思维品质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能力发展,这些因素的厘定也为英语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为第一个覆盖我国各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学习和测评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评反馈也将对英语课程改革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偏重读和写、听说能力偏弱、语言应用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