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成为近日酒行业的自发动作,继白酒集体涨价后,啤酒涨价也接踵而来。
近日,国内三大啤酒巨头,青岛啤酒、雪花啤酒和燕京啤酒均挑起涨价大旗,对旗下产品进行调价。
青岛啤酒1月5日发布公告称,\u00A0由于公司2018年面临包装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等压力,公司拟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并非全部产品,以部分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拟涨价部分产品的平均涨价幅度不超过5%。
同样,华润雪花在1月8日的公告中,对于此次提价的理由也归咎于原材料、包装物、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上涨。
“公司一直透过精益营销、精益生产、产品优化及高档化等各种方法,消化成本带来的压力。在产品价格方面,公司正在一些区域对部分产品适度调整价格以舒缓成本的压力。”华润雪花如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属于啤酒销售淡季,而啤酒巨头们却选择此时涨价,这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商机?
啤酒企业新年抱团涨价
众所周知,华润、青岛、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等五大集团牢牢占据啤酒市场前五的位置,市场份额共计超过80%,行业集中度高,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近十年来,啤酒业很少有涨价的声音。
酒企们靠推新品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过,从近几年啤酒企业的业绩来看,它们的日子并不好过。自2016年起,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战略已经从低价抢份额向升级盈利转型,各大啤酒企业纷纷布局高端啤酒业务。
然而,进入2018年,包括青岛啤酒、雪花啤酒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在10%-20%之间。
其中,燕京啤酒12月1日对460ml本生啤酒(纸1*12)终端进货结算价格顺涨3元/箱,单瓶零售价格顺涨1元/瓶;野村草根调研各地5家啤酒分销商,华润啤酒部分产品出厂前及批发价每罐上升1元至5元,理由是,主要覆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彼时,啤酒企业并购整合步调一致,如今,涨价也不约而同。涨价的理由与原材料、包装物等成本上涨有关。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山东某品牌啤酒经销商,他表示,青岛啤酒此次涨价的幅度很小,主要在易拉罐产品和崂山箱产品上,青岛啤酒的高端产品这次没有涨价。
根据上述人士描述,啤酒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高端啤酒一般在过节期间卖的好,其他时间销售一般,此次提价的易拉罐产品,每箱仅提价3.5元。
值得一提的是,啤酒企业选择在冬季涨价,虽然提价的理由充分,但是,此次提价对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涨价传导到终端可能需要2个月的时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存活可能不会提价。据一位啤酒销售商介绍,目前销售的啤酒还是2017年生产的,所以没有提价,下一批货将提价。
华润雪花啤酒承认涨价:正适度调价以舒缓成本压力
啤酒业提价未获正规渠道证实 成本压力逼出提价窗口
啤酒行业回暖:嘉士伯要花5亿在中国推广高端啤酒
啤酒行业拐点将至? 沉寂十年后再掀涨价潮
啤酒公司集体涨价 提升利润成下一步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