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材去年出现部分调整,今年数学和英语的教材,再次“变脸”。
去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和三年级英语有了新教材。今年,二年级数学教材和四年级英语教材,也“上新”了。拿到新教材的老师们,对这次变脸,出现了较大的反应。前两天,市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平国强,召集下城区一至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们,聚在一起探讨如何应对新教材。小学英语老师们,拿到教材后,内心很不淡定:现在只拿到了教参,音标等辅助教材,不知什么时候能到?
今年小学教材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们的反应如何?据悉,明年小学高年级会再出新教材,老师们的教学能否与教材同步?
数学:在故事中学会“解决问题”
这学期刚开学,青蓝小学的二年级数学老师朱艳婷习惯性地翻了翻教材,看看有哪些变化。去年她教的是一年级,一年级数学课本从小开本变成了A4大的大开本。她和她的学生幸运地成为新教材的首批体验者。今年升上二年级,教材又发生了调整:一年级关于“钟表”的部分知识点,移到了二年级;解决问题新增了乘法和加法同时出现的对比例题;问题呈现多了一些图片,配上了“可以……也可以……”,“我是这样做的”等等。
“变化挺大的,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这部分上,教学思路完全不同于往年。” 朱艳婷说。
这些变化,主要渗透在教材当中的每个知识点当中。
小学高年级数学老师胡艳英说,原来的教材解决问题比较程式化,偏向于解题技能的训练,现在的内容编排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侧重引导孩子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更接地气。
平老师在给下城区数学老师分析时指出:“新教材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意义理解、图形直观、数学模型以及表达交流,并且强调非传统的解答思路,而是多样化的解答。”
英语:不教单词教“音标”规律
四年级英语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