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宣布224亿港币入股高鑫零售,加之此前沃尔玛(专题阅读)入股京东,路透社22日分析称,这些合作显示出欧美零售商入华策略上的改变,将令家乐福的中国市场排位进一步落后,甚至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欧美零售业者纷纷改变策略
近年来,实体零售受电商冲击,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据口碑联合CBNData发布的《2017线下零售新生态报告》显示,中国传统零售大卖场的销售份额已从2012年的24.1%下滑至2016年的20.9%。
路透社文章称,早在2013年,英国乐购(Tesco)放弃单枪匹马闯荡中国市场,而是将旗下无利可图的当地业务并入一家中国国营企业,而自己变身为持少数股份的合作伙伴。
沃尔玛则于2016年卖掉其中文在线日用品商店,参股中国第二大电商巨头京东。今年2月,进一步增持京东股票至12.1%,位其第三大股东。
此外,“德国版屈臣氏”DM超市、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Costco等都选择与国内电商平台合作打入中国市场。
20日,阿里巴巴宣布,向高鑫零售投资224亿港元(29亿美元)入股,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高鑫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大卖场营运商,此前的主要股东为台湾润泰集团与法国欧尚(专题阅读)。高鑫拥有的欧尚、大润发两大品牌在全国有446家商超大卖场。
“到目前为止,西方零售业者都是通过与本土零售商的合作才在中国市场成功立足,比如欧尚和高鑫零售,”Bryan Garnier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落单的家乐福要怎么走?
家乐福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其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5.4%,主要原因是来自本土业者和线上市场的激烈竞争。
路透社文章称,7月新接任家乐福执行长的Alexandre Bompard将在1月23日公布其转型计划,决定在中国的去留。
据悉,家乐福一直在尝试对中国业务进行重新定位,此前该公司过于注重发展大型超市。家乐福已开始将业务扩展至电商和便利店领域,并开设物流中心以降低成本。
前执行长Georges Plassat曾多次表示,家乐福将留在中国,而且不排除与当地合作伙伴达成交易的可能,但目前为止尚未实现。
路透社文章分析称,欧尚阿里合作,将使得家乐福在中国市场被进一步边缘化,并可能促使其最终退出中国市场。
“高鑫是中国最大的日用品零售商,通常被认为是经营状况最佳、与本地文化结合得最好的业者,”Bernstein分析师Bruno Monteyne说。
“在与高鑫达成协议后,阿里巴巴再与家乐福签订这样的协议似乎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或许还有京东,但他们已经与沃尔玛有协议了,”他补充称。如果不能迅速达成这种合作关系,家乐福则可能决定出售中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