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 17:37 中时电子报 余弦妙/综合报导
只要气温下降,姜母鸭店或麻油鸡店就会涌入满满的人潮,大家都会想去补一补身体看能不能让身体暖和起来,但这的想法是错的!医师提醒,因为姜母鸭与麻油鸡都加有酒精,一旦酒精下肚,反而更容易加入身体散热,酒精浓度越高,散热程度越明显,此时若出现身体发抖的情况,就可能已经是轻度低体温现象,需要尽快保暖,不然恐会有生命危险。
遇到天冷的天气姜母鸭定总是涌入满满人潮。(图/本报资料照)
根据《三立新闻》报导,万芳医院家庭医学科医生陈柏臣表示,天冷时身体会自动将手脚末端血管收缩,让血液跑到身体的重要器官,例如心臟、肺臟等,產生保护机制,使得人体不易失温,但喝了酒后,酒精反而会加速血管扩张,将热能导往四肢,此时手脚感到温暖其实是「假象」,其实你的身体现在正在散热中,因此「喝酒取暖是错误的观念」,酒精浓度越高,血管扩张越明显,造成身体散热的情况越严重,因此许多民眾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吃「有加了酒精」的料理,如姜母鸭、麻油鸡,虽然在烹调过程中酒精会蒸发,但仍会有低浓度的酒精,在食用完2-3小时后才会渐渐的有身体发抖的状况,酒精浓度越高发抖状况越快出现。
医师提醒喝酒祛寒是错误的观念。(图/shutterstock)
陈柏臣更指出,人体正常体温在37度,只要感受到身体开始发冷、发抖就要特别注意,这代表身体体温降了半度以上,如果下降了1度就会严重失温,医师强调,千万别以为「轻度低体温没事」,因为若是没好好处理,体温持续往下降,演变成「重度低体温的话,人会陷入昏迷、甚至器官运转受影响导致身体的损害」,喜欢吃姜母鸭、麻油鸡过冬的民眾要注意,可以建议店家酒精量加少一点或不要加酒;若有加酒的话,离开店之前的半小时至1小时可以先喝温茶或温水,这个动作是让身体慢慢回温,离开时要赶紧加上外套,尤其脸、头、颈部血流丰富,散热失温会比较快,所以要特别留意这些部位的保暖,千万不要吃完马上就走。
到底「吃肉」好不好? 医师:这类人须多吃
天冷猝死爆增!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