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u00A0\u00A0著名的“铁血首相”丘吉尔,在银幕复活了!还记得诺兰执导的《敦刻尔克》吗?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二战那场大撤退,片末,背景音传来的是丘吉尔振奋人心的演讲。12月1日,和《敦刻尔克》时间线近乎平行的电影《至暗时刻》在中国内地上映,丘吉尔站到了舞台正中!片中所描绘的内忧外患、政治角力,紧张程度和戏剧张力都丝毫不输《敦刻尔克》。
\u00A0\u00A0\u00A0\u00A0这一次尽管没有炮火纷飞、尸横遍野,但这位临危受命的铁血首相,同样用洪荒之力、创造了一个本不可能发生的奇迹。该片于11月22日起在北美小范围公映,在“烂番茄”上打分的8\u00A05位影评人当中,有86%给出“红番茄”,质量上乘。其中最让大众眼前一亮的,要数主角加里·奥德曼开挂式的表演!豆瓣有个评语如是说:“从他出现第一个镜头开始,Garry\u00A0Oldman消失了,Winston\u00A0Churchill复活了。”说不定一个不小心,我们就看了一部明年奥斯卡影帝得奖之作。
\u00A0\u00A0\u00A0\u00A0丘吉尔\u00A0演讲让人热血沸腾,他其实也是普通人
\u00A0\u00A0\u00A0\u00A0电影以时任首相张伯伦被弹劾开场,工党党魁咄咄逼人地指责张伯伦的无能软弱,背后的议员们也大声附和,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稿纸一边大喊“Aye”。另一边厢,德国纳粹长驱直入比利时,法国也危在旦夕,事实上整个欧洲都岌岌可危。英国首相一职成了烫手山芋,而摆在眼前的烂摊子更是令人焦头烂额。
\u00A0\u00A0\u00A0\u00A0当选首相的丘吉尔,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描述成政治上的“多余之人”(unwanted\u00A0man):因为1915年达达尼尔海峡之役的失利,他在党内备受排挤;前首相张伯伦和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都主张和平谈判,对于丘吉尔主战的理念,内阁顽抗到底;国王也嫌弃他。还有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百万英军将士、准备投降的比利时和法国、吝于援助的美国等等烦心事,丘吉尔内外交困、举步维艰。在重重困难之下,他最大的武器是演讲,锐利如刀子的文字,鼓动人心的辞令。
\u00A0\u00A0\u00A0\u00A0片中除了有“伟光正”这样的传记电影“标配”,还捕捉了丘吉尔人性的一面:他不软弱,但他也爱哭;他大白天就喝酒,还抽雪茄成瘾;他在外待人刻薄严厉,但对妻儿温柔有爱;学年轻人比胜利的“V字”手势,却不得要领地弄反了方向,末了还同秘书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大量细腻有趣的人物细节,让影片节奏松弛有度。
\u00A0\u00A0\u00A0\u00A0加里·奥德曼\u00A0超神级演技冲击奥斯卡影帝
\u00A0\u00A0\u00A0\u00A0此外,主演加里·奥德曼奉献了比神级还要神级的演技,全身上下、举手投足没有了一丁点“加里·奥德曼”的痕迹,而是由内到外都成了丘吉尔本尊:发际线后移、脸部肿胀下垂,大腹便便地昂首阔步,还爱神气地甩高手中的拐杖——奥德曼的这身装束,至少驮了好几斤增重的道具,化了好几百个小时的妆。还有那“丘吉尔式的口音”——并不仅仅是英式口音那么简单,丘吉尔还有点口吃和轻微的口齿不清,老人家说话漏风、有懒音的特点,加里·奥德曼也诠释出来了。总而言之,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会是《哈利·波特》中的小天狼星、诺兰《蝙蝠侠》中的戈登警长、《那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变态警官。在心理活动的拿捏上,丘吉尔演讲时激动人心的煽动力,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时的焦虑与脆弱,加里·奥德曼也把握得相当到位,让人物形象显得立体、鲜活。
\u00A0\u00A0\u00A0\u00A0凭借丘吉尔这一角色,加里·奥德曼无疑成为了今年奥斯卡影帝的有力竞争者。外媒评价《至暗时刻》“平衡了一个伟大演说家截然不同的两种个人瞬间——强大的公众说服力与脆弱的自我怀疑”,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奥斯卡颁奖礼,加里·奥德曼绝对是种子选手。
\u00A0\u00A0\u00A0\u00A0加里·奥德曼表示他和创作团队在他自己和丘吉尔中间找到了平衡,他很满意在镜子中看到了丘吉尔也在看着他,而导演则强调这部影片就是要挖掘丘吉尔最真实的一面,让他“走下神坛”。
\u00A0\u00A0\u00A0\u00A0乔·赖特\u00A0古典精致,细腻饱满
\u00A0\u00A0\u00A0\u00A0《至暗时刻》是导演乔·赖特蛰伏数年后的回归之作,此前他的代表作有《赎罪》、《安娜·卡列尼娜》、《傲慢与偏见》。这一次,他再次将古典精致、细腻饱满的个人风格发挥到极致。片中有好几个丘吉尔的中远景特写。比如在狭窄的电梯内、在议会厅的正中心,他默默地低着头沉思,他丧气但还未失去反抗的力量,但他苦恼无奈……除了他自己,屏幕四周逐渐陷入黑暗,他的至暗时刻不断蔓延。这些影像,为故事和人物塑造添色不少。
\u00A0\u00A0\u00A0\u00A0另外,一个有趣的背景:丘吉尔就任首相时,在位的英国国王为乔治六世,也就是《国王的演讲》中科林·费斯饰演的约克公爵,这里则由本·门德尔森饰演。不久前上映的《敦刻尔克》,也与该片有时间线上的重合。征用民用船,把三十多万士兵撤回英国本岛的“发电机计划”,正是丘吉尔的主意。
\u00A0\u00A0\u00A0\u00A0作为一部传记片,《至暗时刻》在中国内地也许不会大卖。2012年上映的《国王的演讲》在中国内地仅收628.3万,由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主演的《模仿游戏》,中国内地票房也不过5255.6万。但一部厚重、生动的传记片,对中国内地大银幕是个非常必要的补充。综合
\u00A0\u00A0\u00A0\u00A0奥斯卡欠奥德曼一座小金人
\u00A0\u00A0\u00A0\u00A0在奥德曼的粉丝眼中,奥斯卡欠他一座小金人。2012年,他在影片《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塑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乔治·史迈利,并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提名,但最终败给了《艺术家》男主让·杜雅尔丹,那是他离奥斯卡小金人最近的一次。
\u00A0\u00A0\u00A0\u00A0如今时隔五年,奥德曼凭借《至暗时刻》中的丘吉尔有望再度提名。出道至今,奥德曼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像《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妖娆邪魅的坏警察、《席德与南茜》中疯魔的摇滚天才、《吸血惊情四百年》中为爱所困的吸血鬼,影迷拜服于他对角色的精准拿捏与塑造,但他却总与奖项无缘。
\u00A0\u00A0\u00A0\u00A0加里·奥德曼似乎一直都站在学院派的对立面。当“优雅”与“严谨”成为扎根好莱坞“英伦帮”的两大标志时,唯独这位“狗爹”还操着标准的美式口音不停在大片里演着配角或是反派,然而真正了解这位气质邪魅的英国戏骨的影迷们都知道,奥德曼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抱定“只有烂电影,没有烂角色”的他,始终乐此不疲地迎接着各种奇葩角色的挑战,直到他遇到了《至暗时刻》中的丘吉尔,这一带有标准“学院风范”的角色,有望为他赢得一座小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