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慰安妇被制成表情包 老人被截出特写加以网络流行语系列配文

慰安妇被制成表情包 老人被截出特写加以网络流行语系列配文

新特门窗 

日本投降72周年的纪念,朋友圈被同一部电影刷屏了,它没有大牌的明星,没有很炫的特技,甚至连导演在此之前都没什么名气。你也许猜到了,它就是《二十二》。

这个名字乍看之下令人困惑,了解之后却让人泪目,因为导演郭柯开始拍摄该片时,中国尚存于世的慰安妇数量为:22人。而在日军侵华期间,至少有20万名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

而伴随着《二十二》的拍摄,期间又有几位老人陆续辞世,出现在影片中的“慰安妇”老人,在世者仅剩9人。就在电影上映前两天,这个数字又变成了8,9人中的黄有良老人去世,享年90岁。▼

终有一日,这个数字会变成0。这部《二十二》,或许将成为她们留在世间的最后影像。

“慰安妇”是日本语中特有的名词。但“慰安妇”实质概念是指按日本政府或军队之命令,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是日本军队专属的性奴隶。

“慰安妇”有别于“军妓”。前者是在日军的刺刀下被强行逼迫的结果,是日军有组织有计划强征或骗征的;后者则主要是出于一种经济利益考虑的自愿行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不断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并赔偿。中国的受害者们曾先后4次提起诉讼,均被判败诉。

“拍摄她们是在和时间赛跑” ——导演郭柯

2012年,来自四川的80后小伙郭柯,开始关注“慰安妇”这一特殊的群体,创作了“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电影《三十二》。

在《三十二》中,郭柯只选取了一个“慰安妇”的故事,来代表当时在世的32个“慰安妇”的现状。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代表,源于2012年,他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慰安妇”韦绍兰老人的文章《一个“慰安妇”生下的日本孩子》。于是他以纪录片的形式,将90岁“慰安妇”老人韦绍兰和她那个“鬼子的孩子”的故事记录下来。

韦绍兰和她的“日本”儿子▲

当那个因为日本血缘,一辈子不能上学、娶不了妻的70岁老人,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一生时,B站上弹出了铺天盖地的弹幕:“你是中国人”。这一幕击中了包括郭柯在内许多许多的人。▼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32位幸存在世的“慰安妇”老人陆陆续续去世。为了更多的留住这段历史,郭柯再度出发,从2014年1月1日开始,一个一个寻找当时仅存于世的“慰安妇”老人,开始了另一部“慰安妇”题材电影《二十二》的制作。“拍完《三十二》后,就想着拍这个群体,当时自己完全像一位孙子辈的后辈一般,完完全全是想帮奶奶们做一些事”,郭柯说。

在这部追寻仅存在世“慰安妇”的新纪录片中,摄制组足迹遍及黑龙江、山西、湖北、广西、海南等地,陆续走访了韦绍兰、李爱连、张先兔、毛银梅、陈亚扁、王志凤、陈连村等22位幸存于世的“慰安妇”老人,最终根据身体健康状况、表达能力、个人经历等,重点选取4位幸存者,分别是湖北毛银梅,海南林爱兰、李美金,山西的李爱连,因为当时全国仅余22位“慰安妇”,片名便被定为《二十二》。

但不同于《三十二》的是,在《二十二》里,老人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直白地讲述自己曾经作为“慰安妇”的那段经历。拍摄时,老人多是“不说了,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甚至有人说“日本人也没对我怎么样”,搞得郭柯困惑到打电话给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苏智良教授,问“某某老人当年确定被抓过吗”?苏教授回复他“老人不愿再说很正常”。

剧组与毛银梅老人合影▲

我希望通过这个题材,让自己和更多的人思考,战争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希望大家看到这部片子,能知道老人当时的心情和现在的生活。”郭柯如是说。

在整部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他没有用剧情电影导演的本能去积累矛盾冲突,引发激烈情感,而是将镜头放长,客观、人性、平实地捕捉老人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拍摄手法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质疑和抨击,但郭柯认为:“走不出这段历史的是我们,而不是老人。跟老人去相处一段时间,当问题问出看到老人们的眼睛的一瞬间,我想你的选择会和我一样,你不会多问了,你只是一个晚辈,你不是什么导演。当我把他们当作我的亲人看待,我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将所有镜头拉长,给观众一个机会深情的看看她们,去体会老人的生活环境和她的心情。”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没有血光淋漓的战争;有的,只是适度的靠近,真诚的交流和静静的聆听。毕竟时间会流逝,人会一个个离开,但着眼于当前的生活,真诚关心这些寥寥无几、尚在人世的老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纪录片电影,《二十二》拍摄过程如韩国电影《鬼乡》一样困难重重。2008年剧本创作完成后,《鬼乡》的导演赵正莱开始寻找投资人,但最终都因为“不够商业”、“没有大众性”被投资公司婉拒,最终在广大网友的众筹支持下,影片终于得以开拍,前后历时14年。《鬼乡》拍摄所需的费用里有超过一半来自众筹,7.5万多名韩国民众慷慨解囊,捐出共计约12亿韩元(约合672万元人民币)。

《二十二》的拍摄过程中,也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可能有一点情结在里面,我就觉得她们是一个群体,我就一定要把她们全部拍下来”,因为郭柯坚持要把22位老人一起拍摄,而投资方觉得不应该一下子拍摄那么多老人,因为成本太高,并且一个电影里面20多个主角,在世界电影里不多见。分歧之下,投资方很快撤资而去。

走投无路的郭柯,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自嘲的信息:“我妈愿意卖房支持我拍这部电影”,引起了著名演员张歆艺的关注。

仅仅因一次合作认识的张歆艺仔细了解情况后,最终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无条件私人借款100万,帮助电影完成拍摄。她说:“历史就是客观存在,是永存的,没法抹去的”,珍视这部电影,就是珍视那段历史的真实记忆。

张歆艺在电影首映式上▲

但《二十二》的艰难之路并未结束,即使拿到了公映许可证。但由于缺乏发行资金,影片只能在电影节和部分院线点映。而此时,《鬼乡》的众筹方式给了郭柯启发。

《二十二》最终也采取这种形式,通过32099人次众筹到了100万元,除去电影后期制作费用20万元后,剩余的80万元就成为这部电影宣传活动所有的资金来源。对普通的商业电影来说,这些钱甚至可能不够组织一次发布会。这三万余人的姓名,汇成了一张长长的名单,出现在了纪录片的片尾。

电影制作完成后,定于8月14日世界“慰安妇日”上映。不知道有多少人像艺绽君一样,因为这部电影,才知道了这个日子。

原本它或许会像很多没有资本支撑的纪录片一样,在商业片的夹缝中苦苦求生几天后,从院线销声匿迹。 可是但凡认真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面对这些经历过苦难却仍然热爱生活的老人,谁能不动容?

媒体首先坐不住了,央视也变身“自来水”▼

上映前两天,明星们也站出来力挺,一向以“爱放炮”著称的冯小刚导演,这次却为一部和自己无关的影片卖力吆喝▼

《战狼2》之后观众该看什么?吴京推荐了《二十二》▼

演员濮存昕、张一山、高伟光、吴刚,导演管虎等演艺界名人也对影片进行了推荐。

虽然只有1%的排片,但是《二十二》上座率很不错,许多观众自发买票去支持,影院里没有如预想般听到哭声,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静静地坐到影片的字幕全部出完。

上映首日,影片的排片就上升到了1.5%,票房也过了300万,对这样一部纪录片来说,几乎算是个奇迹。

郭柯说,票房能过600万自己就已很满足,但是从15日的情况来看,影片的排片还在继续攀升,已经超过了3%▼

固然,这部影片的价值并不能用排片和票房来简单衡量,可是这样的成绩,仍然令人觉得欣慰。

电影后产品销售收益及票房收益,郭柯和创作团队都将全部捐献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用于对“慰安妇”历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资助。

而对我们这些普通的观众来说,记住她们,记住历史,或许就是对这些老人最深的敬意。

最后,送上《二十二》的主题曲《九重山》。在战争爆发前,少女韦绍兰曾经哼唱着它,眺望山的另一边,眺望自己美好的未来。

唱歌音过九重山 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学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 人进大门呵呵笑 我进大门眼泪流 你讲你难我没信 我讲我难才是真 你难你有平屋住 我难住在苦瓜棚 天上落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别哭,别哭,这一次,就让我们来抹干你的泪水。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