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从产业小镇升级到文旅小镇 贵州茅台镇做了这五大战略规划

从产业小镇升级到文旅小镇 贵州茅台镇做了这五大战略规划

贵州茅台 

在中国特色小镇热潮的当下,人民日报却对特色小镇泡沫化趋势进行了公开抨击,关于特色小镇的冷思考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小镇热的大潮退去之后,产业本身被看得日益重要。

从产业聚集的模式看,通常情况下小镇的产业规律分为两种:一种是聚集型产业小镇,即通过原有的地方性块状经济的聚集,带来大规模的中小型企业的集体发展,从而形成的同类产业的聚集带。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义乌的商品市场集群,还是海宁的皮革市场集群,横店的影视拍摄产业集群等等,这样的集群会带来生产、交易、展示功能,从而自身成为一个产业集聚区;一种是由大企业主导的产业小镇,这种小镇往往依赖于一个巨型企业带来的产业集群,像遍布在欧美小镇里的波音、大众、奥迪、诺华制药、迪斯尼等跨国公司带来的上下游百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从而自发形成了一个小镇功能社区。

这两类产业集聚模式,都是以一类主导产业为核心衍生出不同的小镇功能片区,即所谓的“一镇一品”模式,由于区域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产业禀赋的不同,最终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大卫李嘉图在《国富论》中很早就提出进行产业分工的观点,即在全球贸易体系下,每个国家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产业分工,从而在全球贸易中获得收益,这样便可增强各国家及世界的整体财富。

10月,作为享受国际声誉的国民性IP代表,茅台酒在A股市场风光无限,市值突破8000亿。茅台镇因酒得名,通过工业聚集,带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兴起,本将通过茅台镇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解决方案,来全面剖析这个产业型小镇的发展模型。

茅台镇独有的资源禀赋

毋庸置疑的是,茅台镇酿酒业的兴起和繁荣的确受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眷顾。这种罕见的环境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从而形成了在自然天赋和资源上的比较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看,茅台镇地处赤水河边,两山对崎,形成特殊的小气候,当地有民谚说到,“一日之中,乍寒乍暖;十里之内,此热彼凉”。这里常年平均气候18℃左右,并且空气湿度较大,被雾气笼罩。站在茅台镇旁侧的山顶,放眼望去,整个镇区云蒸霞蔚,如同幻境。

这样的气候环境,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

除此之外,茅台河谷地质结构为特殊的紫砂岩,十分有利于水分的渗透过滤和溶解红层中的有益成分,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赤水河流经(母岩)为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的多岩石地形,形成了不可言状的微生物种群和多样化矿物质过滤而成的河水,这样的水质天然为酿酒而生。

开国之后,周恩来总理钦点赤水河上有80公里水域严禁工业生产,因此赤水河水质至今未受污染。并且,近10年来,农业部不断发文,对贵州赤水河流域进行保护,一方面是禁止工业企业污染,最近更是《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如此大力度的国家级政策保护,相信极少有企业能获得这样的政策眷顾。

任何一个成熟的产业型小镇必经历过一个漫长的产业发展周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茅台镇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酒以镇名,镇以酒闻”,说的便是黔北四大名镇之一的贵州茅台古镇。早在秦汉时代,茅台镇酿造的枸酱酒就获得汉武帝嘉奖,盛赞“甘美之”。到了元朝时,这里便被定名为“茅台村”。至近代,到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留下了“智掷酒瓶振国威”经典佳话。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茅台,茅台镇各族人民捧出酿造的白酒为红军洗尘疗伤,茅台酒也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的红色情缘。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指定开国庆典宴主酒用茅台酒。

由此可见,茅台的历史一直与中国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同步,这就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IP价值。

8000亿市值,爆发强大的产业能级

如今,茅台酒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

作为中国A股最著名、最稳健的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经营数据这些年持续靓丽,截至2017年10月底,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总市值已经超8000亿,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酒厂,并且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排行中位居第六,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国字头企业并驾齐驱。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贵州茅台总营收为424.5亿元,同比增长59.4%;净利199.84亿元,同比增长60.3%;基本每股收益15.91元,同比增长60.31%。稳定的增长趋势,使得茅台成为资本市场各类金融机构热抢的白马股。

2017年,贵州茅台酒的批发价稳定在1300元左右,销售量也有望由2万吨突破到3万吨。著名投行中金公司在其研报中提到,茅台酒整体供给不足以支撑茅台的市场需求,同样通过经销商的调研可以得知,目前茅台酒的供给只能满足50%的市场需求。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