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城 宝马心生爱慕)
上周,又有一则爆料轰动汽车圈,长城和宝马汽车计划建立新合资公司,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MINI品牌展开合资合作,这则传闻一经曝光,立即引发车市震动!长城汽车H股股价暴涨15%;宝马中国面临信任危机。第一时间,双方对该事件做出声明:承认此前双方就可行性进行过讨论和评估,是否开展正式合作尚有重大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如果两人早已心生爱慕,一定会先眉来眼去!从双方声明可以确认,早在去年4月18日,长城就与宝马关于MINI品牌汽车签署了关于探讨和开发纯电动汽车与传统动力汽车可行性的保密协议,并于今年2月21日签署了关于对MINI品牌汽车合作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评估的协议。但是出于保密考虑,一直秘而不宣。此次协议内容曝光,让双方的“恋情”大白于天下。
新能源汽车是长城的短板
实际上,作为全球SUV市场“王者”,长城汽车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随着工信部等部门“双积分”政策2018年落地,长城汽车已经切身感受到强大的压力。今年7月15日,长城汽车还宣布入股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后者是以生产低速电动车起家的新能源汽车厂商。9月份,长城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以每股0.5澳元的价格认购了澳洲锂矿商Pilbara\u00A0Minerals\u00A05600万股新增股份。当然,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其新能源项目加码。
从长城汽车目前参与的新能源项目来看,仅仅是一次又一次资源整合,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布局。按照计划,长城入股占河北御捷25%股份,未来最多可增至49%,双方有意在未来推出“御捷长城”品牌。但是就目前看来,由于体量比较小,包括Pilbara\u00A0Minerals在内,长城汽车的新能源业务未来三年对于公司不会带来影响,长城汽车急需寻找一家体量较大的车企进行新能源合资项目,这也是长城汽车看中与宝马汽车新能源合作的初衷。
宝马不满MINI中国市场地位
作为宝马旗下的独立品牌,MINI一直通过进口渠道在中国市场销售。2016年MINI在中国销售3.5万辆,在全球市场排名第四,位居英国、美国、德国之后,而去年MINI全球销量为36万辆,中国市场占比不足十分之一。这与宝马在中国市场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已不相称。显然,宝马对于MINI品牌在中国市场“不满意”,而寻求更大的发展是宝马德国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集团明确宣布,MINI电动车将在2019年上市,这为MINI品牌在合资伙伴华晨汽车之外寻求合作提供了可能。今年以来,在新能源领域,国内新增多家合资车企,包括福特和众泰、大众和江淮、雷诺日产和东风均签订了新能源合资项目,特别是竞争对手奔驰也是频频出手,布局新能源项目,宝马集团当然不愿浪费这一合资名额,错过这一轮发展机会,因此与全球最大的生产商合作长城汽车眉来眼去也是意料之中。当然,按照运行的规则,长城汽车肯定不是宝马集团唯一相中的对象。
新能源发展中国市场机会最大
显然,如果该合资项目最终成型,对于双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背书:长城汽车因此获得全球著名的车企的支持,在新能源项目中抢占技术最高点;宝马集团新能源项目通过与长城汽车的合作,在中国市场获得最大的发展机遇。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正在进行的合资项目不仅有利于双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其所积累的新能源积分也将有利于双方传统汽车业务的发展。
根据今年9月工信部联合多部委下发“双积分”管理办法,对传统汽车提出平均油耗要求,并按照生产总车辆一定比例搭配销售新能源车的双项积分考核,明确了厂商间积分的交易规则。在已曝光的协议中,相关公司富裕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普遍优先提供给合资参与方。
当然,长城汽车和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是否能最终联姻,要看双方下一步的谈判进展,毕竟婚姻本身也是一个经济关系。文/本报记者\u00A0何登峰
(原标题:长城 宝马心生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