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唐岛湾区域新区城市亮化地标。
晚报讯 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按照“中国风范、山东风格、青岛风采”的总体要求,高定位、高格局、高境界,谋划实施“三个狠抓”,大力度推进“六个重点”,大联动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体系,全年投入资金54亿元,实施65个重点工程项目,全面扮靓新区“颜值”。
坚持狠抓规划引领,保障环境整治科学性。青岛西海岸新区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全域性规划实施深度融合,依法分门别类地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各专项规划,继续完善公用事业、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夜景照明等规划基础,新编农贸市场、海岸带保护等专项规划,科学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全面拓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框架。狠抓挂图攻坚,推动环境整治项目提速增效。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入结合新区“三大战役”挂图攻坚活动,由区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路硬化、农村厕所改造等重点环境整治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实施“定人、定责、定时限”,逐个项目逐个节点研究推进。
狠抓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城市管理权限下放、执法下沉”为核心,全面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式进入“全城总动员”阶段。区职能部门从抓日常、抓业务向抓行业、抓监管加速转变,腾出精力研究国内一流行业标准,指导街道、企业高标准实施。全面发挥镇街属地作用,将人、财、物等行政资源向环境整治工作大幅倾斜,使道路保洁、园林绿化、环境卫生、违法建设执法等工作有了“一线管理员”。(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梁超)
重点① 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做实新区洁净底色。为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青岛西海岸新区投入8767万元实现26个镇街生活垃圾无害化、科学化、合理化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逐步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制定《黄岛区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减量资源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在33个小区开展分类试点,在6个小区开展分类示范创建。
重点② 推进设施建设
推进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承载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推进道路交通体系及亮化设施升级换代,优化提升城市基础承载力。投资1.8亿元打通董家口路、凰蹲山路、烟台路等6条断头路;投资1900万元开展市政道路 “穿新衣”行动,修整路面15万平方米。高点定位打造唐岛湾城市亮化地标,形成与啤酒、影视、音乐有机融合的新区亮化品牌,建设景观照明项目166处、建筑369栋。
重点③ 推进海岸带保护
推进海岸带保护,着力打造蓝色海湾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稳步推进拆违建、清岸线、调项目、修慢道、植绿化、保文化等6项整治任务,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景观大道、旅游大道、生态大道、文化大道。还编制《琅琊台遗址保护规划》,启动实施沿线8个镇街的岸线拆除清理工作,退养还滩(礁)初见成效。制定《关于加强沿海岸线日常管护的意见》,将每年474万元海岸线日常管护专项资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统一管理,做到整治一段保持一段,坚决防止问题反弹。
重点④ 推进生态绿化
推进生态绿化,逐步实现半城山水半城绿。按照“绿地无大小、绿化全覆盖”理念,青岛西海岸新区实施全域植绿增彩,增加城市绿量。排查全域范围内三不管地带、绿地空秃和黄土裸露7.8万平方米,补植各类乔灌木106万株,基本消除大块绿地空秃、黄土裸露等问题。投资1.8亿元开展滨海大道等12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3万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完成南岗山区、花科子山等10万平方米的山体治理,消除视觉污染和地质灾害隐患,建立了山体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
重点⑤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乡村宜居幸福指数。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开展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明确自2017至2020年,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对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平均100万元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每年设立专项资金,改造提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18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配套出台《西海岸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流程和质量。截至目前,176个美丽乡村整治项目已全部开工,20个市级美丽乡村年内全部完成。
重点⑥ 推进惠民工程建设
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品质。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2亿元对64个老旧小区416座楼体进行整治提升,实施路面硬化、外墙粉刷、绿化补植、屋面防水改造,优化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配置;开展老旧小区通信线缆“蜘蛛网”整治,统一打孔、统一走管、统一走线,改善城市立体空间环境。出台《西海岸新区关于加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全年新建、改建农贸市场4座,星级评定3座。编制《城市便民摊点群区域规划》,采取规划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规范设置21处便民摊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