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康国际:当“工匠精神”遇上“中国智造”
齐鲁晚报讯 2016年,“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出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中国智造”转型。
当“工匠精神”碰到“中国智造”又会激起什么样的火花?我们从今年民企500强中唯一一家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在其董事长王振滔的身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较真的“工匠精神”精神
“品牌来之不易,要做就要精益求精。”王振滔在数次采访中如此表达,这位领导奥康走过29个年头的温州商人,对自己创造的格外珍惜,“通过我自己的双手,从细节做起,一点一滴地把奥康这个品牌,把温州鞋业的观念深深植入消费者的心中,让消费者信任奥康、忠诚于奥康。”
在王振滔的经营过程中,奥康曾一次炒掉8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故事一直在业界流传。究其原因,是8人所在分厂生产的500多双新款女鞋,入库时被公司质量管理人员拒收。在王振滔的字典里,不允许降低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最后他决定解除其职务,并销毁这批皮鞋。
奥康也曾在一笔业务中,剪掉一百多双因标识贴得不合格的鞋子,而商品本身并无任何质量问题。用王振滔的话说,“这种小小的标识也代表一种质量,一种形象,如果这次放过了,那么下次就还会犯,那么我们的品质就没有保障可言。”
诸如此类“较真”的故事在奥康还有很多,故事的背后都是王振滔对精品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好的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我们开一个店需要一个月时间,建一个工厂需要一年时间,这些只要有钱就能做到。但我们要塑造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就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这是一项系统化的百年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创新的“中国智造”模式
为响应党中央做出的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中国制造2025》,王振滔带领奥康将重心回归至产品之上,把科技植入产品,针对产品的整体品质展开了新的挑战。其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引进自动扫描裁断机,运用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全力打造智慧工厂,还于2017年年初推出了“C2M”高端定制战略。
“C2M”是通过脚型测量仪采集顾客脚部三维数据,并连接的电脑快速精准分析。然后,经过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把生成的数据传输给工厂进行定制生产。最后,再通过快速物流,第一时间将定制的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2017年,奥康还有一件重大事项,那就是正式启动华东运营中心。作为“中国鞋行业首家智能运营中心”,集办公、运营、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高度智能化、自动化,旨在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无缝对接新零售业态。而且物流仓储区,采用全自动流水线和进口机器人,从产品进仓卸货到扫单入库、存储、提货、打包、发货,全部由机器完成。
相信,未来随着“工匠精神”、“中国智造”的推进和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像奥康一样,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变革,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而作为先行者的奥康无疑是一例成功的典范,让先进的技术、理念与经营、产品结合,从自身发展出发直达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