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中国制造2025”已经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这个把中国建设成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制造强国的规划中,重点方向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从而为制造业的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个过程中,打破边界,采众家之所长融合创新,成了重中之重。尤其是借鉴吸收全球范围内优秀的智能制造思路和做法,将会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达成提供有益经验。
软通动力在这方面近期跨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其与Siemens PLM Software(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工业软件”)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用生态的方式来推动智能制造的升级。
西门子作为德国国家智能制造的代表,很早就开始探索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MindSphere平台就是典型一个代表。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认为,德国在智能制造时代,可以向全球输出“工厂的标准”,将制造业生产模式推广到国际市场。
而西门子工业软件与软通动力这样的企业联合到一起,显然能把这种目标进一步放大。软通动力是中国领先的创新型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商,具有软件技术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智慧城市服务、云计算与互联网平台服务的综合业务能力。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创新思维为城市、产业、企业等100余个城市的各领域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两者的战略合作,在观察人士看来,并非只落脚于技术创新层面,尤其对于软通动力而言,是站在更高的产城融合层面,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入口,把城市中的产业智能升级,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战略支撑和保障同时,也与国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联合到了一起。这无疑是一次“大手笔”,跳出传统产城发展思维模式,也为智能制造“工厂标准”的全球输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路径。
兴业惠企城市与产业共同升级
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不断落地的过程中,与德国、美国等国家类似的战略相比,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开始即把城市的试点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中。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后,苏南城市群、珠江西岸城市群、成都、长株潭衡城市群、武汉、泉州、长春、沈阳、青岛等地陆续成为试点示范城市,开展了相关资源的配套以及重点工程的试点。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在更高的维度上来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升级,需要把制造业的数字化和城市的数字化联合起来,用动态的方式将城市发展中与生产制造相关的数据,与企业中的生产数据逐步打通,从而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全面的数字化平台。
而这些正是软通动力和西门子工业软件各自的强项所在。软通动力在全国100余个城市落地了智慧城市项目,在与生产力要素相关的大数据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而且在运营过程中,深知各个环节在数字化过程中的关键点。西门子工业软件则是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和制造运营管理(MOM)软件、系统与服务提供商,拥有超过1500万套已发售软件,为全球制造业客户提供了多种行业软件解决方案,帮助其通过创新来获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两者联手的前景可谓非常广阔。双方基于“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将线上与线下结合,技术与资源共聚、建设与运营一体,有利于快速打造工业4.0示范工程。与此同时,软通动力通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优势,从一开始就为城市中的“二产”制造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来对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内外部数据,让智能制造升级能和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紧密融合。而西门子工业软件,可以实现虚拟工厂和物理工厂的数字化同步,将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紧密连接起来。
从这个层面讲,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个互联互通的超级智能处理器,行业/产业的大数据接入城市的大数据,把产业和城市的智能升级完整融合到了一起,即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进一步而言,战略型产业的未来数字化建设和运营,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
对此,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康燕文表示,双方将面向“中国制造2025”开展市场推广、解决方案、建设交付、运营维护、生态打造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并且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引领,专业人才的培养,产业生态的孵化,帮助各地城市开展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落地与发展,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创新引领构筑智能制造生态动能
不久前,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咨询公司埃森哲对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有不少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已经不输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同行,但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需要更多专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来从综合层面赋予智能制造升级的动能,而且这样的动能也必须是生态型的。
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康燕文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可以看出这样的生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首先,在城市中可以建立一些专业的数字化工厂实验室,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到实验室来了解工业4.0的好处和作用,并进行体验;然后,在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升级,在需要完成柔性制造、个性制造等过程中,软通动力和西门子工业软件的数字化平台和经验能帮助企业逐步落实;同时,双方还可以通过软通大学来培训培养人才,也可以通过软通云网来落地一些项目;而一旦出现阶段性的成果,除了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外,还可以总结成案例,到城市的创新中心做展示,给更多其他的企业带来启示。
这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向循环,从而让智能制造的每个环节发展都能得到有力保障。同时也会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投身到智能制造的浪潮中。
当然,这得益于软通动力之前在该领域的率先布局和深厚积累,与此同时,瞄准制造业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和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软通动力打造了一批颇具口碑的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工程。例如其在汽车行业携手众多知名品牌,快速推动该领域的转型升级,并创造了诸多行业第一,2011年首个实现汽车制造核心系统ERP+MES国产化,2015年国内首家实现跨品牌跨工厂柔性生产等等,这些开创性的行业引领,使汽车行业核心系统自主化,小时级产能共享,经济效益提升得以实现。
可以预见,在这样的基础上,软通动力携手其搭建的生态平台为“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将不仅是企业的生产往数字化方向转型,同时也推动各地城市开展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真正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全面推动中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