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一转眼,又到了吃火锅的季节。传统的北京火锅被叫做“涮羊肉”,所谓“涮”,顾名思义,就是用筷子夹着新鲜羊肉在铜火锅里涮一下即吃,这种吃法,对羊肉的选材、片肉的刀工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针对北京涮肉的这一独特吃法,北京城内活跃着不少涮肉老字号,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有“天下第一涮”美誉的东来顺。
东来顺的出现,与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息息相关。上世纪初,清政府实施新政,开放市场。1903年,北京最早的市场新东安市场开放。在这里,曾有个年轻人跟弟弟一道手推小车、自带木案板凳摆摊卖清真豆汁、杂面、馅饼。他就是东来顺的创始人丁德山。
经过几年发展,丁德山买下了铺面,挂起了招牌,起名东来顺粥铺。意为来自京东,事事顺利。谁知1912年新东安市场大火,丁德山的铺子被焚毁,他在远处建起三间瓦房,改招牌为“东来顺羊肉馆”。正式开始经营涮肉生意。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东来顺改良了涮肉器具,以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火力旺一跃成为京城涮羊肉之冠。
按照传统规矩,一到秋季,东来顺便会从德胜门外马甸羊店成批买进活羊交给佃农饲养,精心饲喂到入冬,小羊变大,瘦羊变肥,这时再宰杀入馔,当时的东来顺,在城里拥有一片很大的“养殖基地”。除了选料精细,东来顺师傅的刀工也是令东来顺屹立不倒的原因。东来顺的羊肉片不仅能把肉剔得干干净净,而且片得极薄,将每一片羊肉放在碗底,都能透过羊肉看见青花瓷器上的纹路。这样,最大程度保持了羊肉的鲜嫩和口感,只需在清汤中一涮,足以让人觉得余香满口。
如今,东来顺自然是没有条件在北京城内寸土寸金的地方继续养羊,但对羊肉品质的要求却一点也没放松,东来顺的羊肉,精选乌兰察布市的小尾黑头绵羊,更将肉片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规定,每片羊肉厚0.9毫米,重5克,每盘40片,精细规整,如花绽放在热气腾腾的锅子旁边。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