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点点手机,就能给农作物施肥 乐清农民告别弯腰时代

点点手机,就能给农作物施肥 乐清农民告别弯腰时代

点点 

\u00A0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正在天成街道的农田里作业。郑剑佩\u00A0摄

轻点手机就能自动给农作物施肥浇水、按下按钮单轨运输车就能通过铁轨送货到山头、手握遥控器无人机就能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如今,这些曾经在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正在一一变为现实,这就是“机器换人”带来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乐清市农业领域大力推行“机器换人”。从粮油生产到瓜果种植,从畜禽养殖到茶叶加工,“机器换人”已覆盖种植、养殖两大行业。现代农机已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农民彻底告别了弯腰时代。

乐清作为浙江的“经济大市”,农业从来不是乐清GDP占比中的主角,但在乐清经济增长向创新和服务驱动转型之际,农业并没有在这场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被边缘化,反而走出了一条“机器换人”变革时代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在虹桥水稻种植区,种粮大户王胜春承包了2000多亩农田,并共拥有6台拖拉机、21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8台烘干机等农机具。从排灌、机耕、插秧、植保到收割、烘干,实现全程农机化作业。

“现在的人工成本太贵了,纯粹靠劳动力,这么多的田,上百人都管不过来。”王胜春说,这些年,他每年都会承包2000多亩农田,靠着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完成作业,工人越来越少了,收入反而越来越多了,这正是农业机械高效率带来的成果。

“没有机械化,农忙时就忙不过来的。”王胜春说,接下来,他还要投入80多万元,增加购置烘干机、插秧机、收割机、除杂机等,提高生产效率。

据乐清市农机管理总站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拥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240台、拖拉机1000多台、水稻插秧机750台、联合收割机710台、谷物烘干机242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85台。2012年至今,乐清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达到80.95%,比温州全市机械化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比。

显然,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农业“机器换人”正在成为主角。而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还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促进传统农业快速转型。

乐清市农机管理总站站长郑龙辉介绍,“机器换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乐清正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应用,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机器换人”在农业领域已大放异彩。

9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乐清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车间,机器轰隆作响,一条日产大米60吨的生产流水线正在生产,刚放进机器的稻谷一下子就变成了雪白的大米。从粮食生产到粮食加工已实现了该社生产环节产业链的延伸。

据了解该联合社由我市33家农民水稻专业合作社组成,通过生产、购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资源整合、抱团发展,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拓展融资渠道的目的。

对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联合社负责人包碎云深有体会:“在收割季节遇到台风是常有的事,稻子收了没地方晒,会烂在家里。晒在马路上,又存在安全隐患。”包碎云联合全市的种粮大户组建联合社后,产值提升了15%,每亩地平均增收150元。

其实,乐清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操作模式,正是近年来中央推行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雏形。在发展机制方面,浙江省建立了以农业机械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也是全国最早开始探索这一机制的省份之一。

“机器换人”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农机社会服务化水平。乐清市农机管理总站推广科科长黄荣亮说,这些年乐清农机服务模式已向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延长产业链,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粮食附加值。

目前,乐清作为全省7个社会化服务示范市,正在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资金已经到位,选址也已经落实。”郑龙辉说,社会化服务中心建成后,以城东街道为中心,辐射乐成、虹桥等片区,达到季育秧能力3万亩、年烘干能力1万吨。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水稻高效栽培创新团队、浙江省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团队首席专家朱德峰说,这几年国外水稻种植100%实现机械化,乐清通过这几年“机器换人”,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了育秧机械化、播种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后的水稻产业要从机械化向社会服务化转变,延长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把产业做得更稳定,更有效益。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