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四川首塊乒乓球團體金牌背后,是52年的堅持

四川首塊乒乓球團體金牌背后,是52年的堅持

金牌 

原標題:首塊乒乓球團體金牌背后,是52年的堅持

在昨天第十三屆全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決賽中,四川女乒以3比1逆轉戰勝黑龍江隊,奪得女團金牌。這是四川歷史上首次獲得全運會乒乓球團體項目冠軍。從1965年四川女乒在第二屆全運會女乒團體決賽中功敗垂成開始,一代又一代的四川乒乓球人向著這個號稱“世界上最難乒乓球比賽”的桂冠發起了一次又一次沖擊,但52年時光匆匆而過,他們距離這一最高榮譽卻始終差一口氣。好在,52年的遺憾,在昨天終於得到了彌補。

邱貽可成“金牌教練”

2003年巴黎世乒賽,年僅18歲的邱貽可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波爾,震驚世界,被譽為天才少年。然而年少成名的邱貽可自控能力較差,此后的球員生涯未能達到人們的期望。

2014年,邱貽可拿起四川女乒的教鞭,這位不太聽話的運動員變身教練后,居然奉行“鐵軍精神”:“我經常給她們講自己的失敗教訓,我確實是懂事太晚了,所以我就希望她們能懂事早一點,哎,她們還小,理解不到,等理解到了又晚了,像我一樣了。”為了讓這群女娃娃少走彎路,邱貽可一上任,就採取了鐵腕手段:“每晚十點收手機”“訓練遲到要罰站”“訓練時不准閑聊”……盡管訓練比賽嚴格要求,但場下的邱貽可更像個“大哥哥”,隊員們喜歡叫他“邱哥”,而不是“邱指導”。

在當四川隊主教練的這幾年裡,邱貽可一次都沒有到過中心給他安排的辦公室,為了時刻監督隊員,邱貽可把辦公桌都搬進了球館,時刻盯著姑娘們練習,還要花大量時間和他們對練。他的努力也開始開花結果,2014年11月,四川女乒就收獲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團體亞軍。2016年,她們再進一步,拿到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團體冠軍,這也是四川女乒首次獲得全國團體冠軍。今年1月,邱貽可喜得千金,成為父親的他整個人更加沉穩,也更加有了“金牌教練”的氣勢,這次全運會團體金牌,讓他這個“金牌教練”的成色更足了。

聯賽練出一批希望之星

2014年拿全國錦標賽團體亞軍那次,四川隊在決賽中遭遇黑龍江隊,當時四川隊1比3輸給對手,盡管朱雨玲和范思琦當時也在陣中,但當時略顯稚嫩的范思琦,以及球隊在三號位置上缺乏足夠實力的球員,還是讓四川隊在關鍵時刻總是差那麼一口氣。而在本次全運會上,四川隊中除了領軍人物朱雨玲,范思琦也成熟起來,半決賽和決賽中她都是拿下了最關鍵的第三盤﹔而四川隊獲勝的關鍵,還在於年僅18歲的郭艷成長了起來。

主教練邱貽可和四川省乒羽中心黨組書記代天雲在半決賽和決賽后,都談到了四川隊之所以能夠屢屢擊敗有超級明星領軍的對手,關鍵就在於球員實力平均,三名球員沒有明顯短板。從2014年邱貽可執教四川女隊開始,就制定了以聯賽為“練兵場”的戰略,朱雨玲在外效力,范思琦也未代表四川隊參賽,就讓年輕的郭艷帶著年齡更小的隊友征戰磨礪。這幾年的乒超聯賽,四川隊時不時來個8連敗甚至10連敗,邱貽可都輸得自嘲“太窩囊”,但也正是這樣的練兵策略,讓四川女隊的年輕隊員們迅速成長起來,在競爭更加激烈的全國錦標賽和全運會賽場上頻創新高。在這次全運會半決賽上,郭艷頂住壓力,在決勝盤中擊敗盛丹丹,為四川隊淘汰強大的北京隊立下汗馬功勞。

如今,除了朱雨玲、范思琦和郭艷這三名國家隊球員之外,楊慧菁和袁媛也是充滿潛力的新星,四川女隊的未來依舊值得期待。

三任院長“保駕護航”

當然,四川男女乒能取得突破,也離不開省體育局的支持和保障,為了給這次四川男女乒乓球隊提供最好的后勤和醫療保障,省體育局方面是下了大力氣的。成都商報記者昨天在女團決賽現場看到了全國著名骨科專家、四川省骨科醫院前兩任的院長張世明和虞亞明,一打聽,他們都是四川省體育局請來為男女乒乓球隊提供醫療服務的,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四川省骨科醫院現任院長任海。前中后三任院長都被請來“保駕護航”,男女乒乓球隊這待遇也是沒誰了。

而在昨天的決賽現場,包括省體育局局長朱玲在內的大多數體育局各處室領導都到現場為球隊加油助威,如同球迷般的呼喊,這也算是記者在多年的採訪生涯中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場面。

成都商報記者 何鵬楠

攝影記者 王效 發自天津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 打印
  • 关闭
  • 点击数 ( 1 )
  • 字数 ( 1654 )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