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读书要在古今中外视野下寻求互补

读书要在古今中外视野下寻求互补

古今 

原标题:读书要在古今中外视野下寻求互补

读书要在古今中外视野下寻求互补——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青年读书沙龙”07期专稿

2017年8月17日上午,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沙龙”系列之“教育+青年读书”第7期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教育+咖啡厅举行。

本期“教育+青年读书沙龙” 由好未来公益基金会支持,参会者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关心教育进步的人,有创业者、在读大学生、留学生、在读中学生、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最小的年仅17岁。今天有三位分享分享嘉宾,分别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导袁桂林教授;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英国职业教育卓越中心中国区总负责人黄亚辉;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储朝晖。

还有慕名而来的特殊嘉宾:具有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权的挪威国会议员、联合国观察员机构和平市长会议副主席ThoreVestby先生。

袁桂林:中国传统文化源头与经典阅读

袁桂林教授首先肯定了与会的青年学员们求知追求真理、关心教育思想、探讨教育规律,了解教育现实问题,分析改革出路的追求。认为教育绝不是从书本上学好的,袁教授认为他所学的教学内容都不是课堂给他的,即便是读了硕士和博士,在工作应用的内容都是在工作时间中自己体悟出来的。这说明学习是需要主动、自愿学习,需要探讨交流我们的困惑,在一起碰撞。那些教育学教材,确实是应付考试,有几个联系实际的问题,不可能背课本。大家对教育感兴趣,有困惑,有工作的疑惑,都应该在实践中找答案,不要从教材找答案。

袁桂林教授还认为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不成熟的,微信中当前还有很多人还在讨论什么是教育,并且总是用比喻的形式去理解。我们连什么是教育都不知道,别的学科恐怕不会从零起点考虑吧。教育反反复复的问什么是教育,取得共识的科学规律特别少。

袁桂林教授谈到教育规律的时候,认为只能讲两条是靠得住,别人也信服的,一个是因材施教,这个可以说是规律,每个人是不同的材料,教育也不一样。第二个是先入为主。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最早的教育对后来的引导很大。

袁桂林教授还谈到经典进校园的问题。他认为经典绝不是语文的经典,文学经典,学科比重要考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法学等。音乐、美术都有经典,并非仅仅是文学经典。经典进校园要考虑中外,中外文化经典都要考虑,要有个比例,太多那就读不完了。袁桂林教授给出了判断什么是经典的方法。认为经典的特点就是很大迁移性。在选择经典入校校园要考虑到时代的维度,学科的维度,中外的维度。他认为要考虑效率阅读,经典多,考试压力大,不讲效率是不行的。

袁桂林教授还与学员们分享了《周易》、《尚书》、《诗经》,这三部书都先于儒家之前成册,尤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周易》引起学员们很大兴趣。

黄亚辉:在线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

黄亚辉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从交流伺服的研究,到网上商城、电子商务的融资创业,再到在线教育、慕课的发展以及“学分在线”的创业,让学员们对整个教育创业的过程耳目一新。对创业过程中的股权分配、融资程序和风险以及项目的落地都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最后黄老师又给学员们分享了“微学分”的创意以及实施过程。

读书沙龙结束之后,黄亚辉老师又和学员们在群里分享了“警察游学项目”和“中国区英国职业教育卓越中心”项目的内容。令学员们大开眼界,也了解到创业的艰辛和不易,让学员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

在读书沙龙进行的过程中,来了一位特殊之客,挪威的Thore Vestby先生光临读书现场。

Thore Vestby先生:中国学生需要了解西方文化,西方也需要要了解中国的文化

Thore Vestby先生认为西方世界有很多东西从亚洲和中国文化学习的,同样也有一些东西给中国启发的。因此他非常高兴在达成共识方面做一些项目和一些事情。Thore Vestby说他曾经带了两队十二、三岁中国小球员到挪威参加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开始很担心孩子文化或者精神的冲击,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孩子适应的非常非常好。Thore Vestby认为这些来自中国和亚洲的孩子如此快速适应西方的这种生活方式跟中国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文化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受很多东西而不是在问很多问题。因为人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来,对于不重要的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去。Thore Vestby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垂直的机制,人们很轻易得到支持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西方国家是一个水平的政治和文化体制,在这个文化体制在同一个平台中讨论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个文化体制中可以自由讨论。但是如果建造一座桥的话,至少讨论三十年。

他正在筹划带一只挪威的青少年足球队到中国来做一个友谊赛,因为这种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很担心来自挪威孩子不会像中国孩子适应得那么好。

根据他过去一年半的工作经验,在西方国家中传播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年3月份习近平发表过重要的一个讲话,中国政府第一次到国外并在国外首脑面前发表中国计划的演讲。习近平主席在那次演讲中,认为现在美国渐渐把自己的窗户关上了,中国却慢慢打开自己的窗户。因此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需要了解西方文化,西方也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所以在未来会很有意思地看到西方社会是不是能学习和接受中国的文化体制和组织。未来的变化是非常有意思和非常具有挑战性,挑战是西方社会是否适应中国的文化,中国是否承担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

储朝晖:沙龙结业寄语——把教育改进的种子带回去播种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储朝晖在这次读书沙龙结束之际,给参与活动的嘉宾、学员们和改进社的几位老师表示了感谢。

储朝晖引用胡适曾在多次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过一句话“毕业即始业”给这次读书沙龙的学员们寄以厚望。他认为简短的读书活动结束了,不是学习真的结束了,而是新的开始。相对于我们把教育办得更好的目标而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改进社有很多很多事要做,青年参与教育改进也刚刚开始,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是刚刚开始。这事业是什么呢?就是带着教育改进种子回去播种(作者系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