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创梦空间创意浓

创梦空间创意浓

意浓咖啡 

从前整齐划一的格子间不见了,如今的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焕然一新, 成为一个开放式、 全要素、 便利化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走进基地,就能看见黄色的木质小圆桌,被三五张红色的单人沙发环绕着。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轻声交谈,桌上的白色咖啡杯里,散发着阵阵香气。 这是供创业者、 服务机构和合作商家交流创意、 分享经验、洽谈业务的 “爱创咖啡”。

旁边, “创意集市”的展示架上陈列着漆艺葫芦、折扇、核雕等创业者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 “淘金创谷” 里可以体验电商创业的成果;“头脑风暴室”碰撞出无数创意火花; “创巢” 则是一间间紧凑而温馨的独立办公室……

新的面貌,始于2015年6月。

打造创梦空间 孵化服务优化升级

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二路18号,总面积达5055平方米。其中,孵化区域面积为3425平方米。

2010年, 为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苏州市人社局筹建了该基地。2011年,该基地被认定为 “苏州市创业孵化基地”,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据苏州市创业指导中心副科长孟黎介绍,自2010年建设运营以来,该基地累计入驻项目182个,共带动就业472人。其中,一楼苗圃区累计入驻项目108个, 已成功注册81个, 孵化成功率达75%; 二至四楼的成熟孵化区累计入驻项目74个。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的新浪潮, 对公共创业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苏耀良表示,为了实现创业环境更优、创业人数更多、带动就业效果更好,就必须汇聚力量,升级创新工作模式。

今年初, 基地引入商业化服务团队———苏州淘金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该公司具备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曾获 “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中国电商服务十大最具竞争力品牌”等称号。

基地通过市场化机制、 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实现了改造。 一楼在保留原有孵化功能的基础上, 新增爱创咖啡、 创意集市、 淘金创谷、 金融服务区、 信息共享中心、 物流仓储区等功能模块。2015年初动工,6月正式启用,并将其命名为 “创梦空间”。

“这里是一个全新的创业服务平台,也是苏州市古城区第一家众创空间。”创梦空间负责人缪斌介绍说。改造后的基地一楼有6个单间、4个洽谈区、62个创业席位, 二至四楼有29间共2600平方米的成熟型实体孵化办公室。

邵宗稳和张泽军今年6月入驻创梦空间一楼苗圃区。这两个90后的小伙子,是苏州市职业大学视传班的同学,共同创办了双北漆艺有限公司。

创意集市的展架上有专属他们俩的展示空间。 十几个纯手工打磨的漆艺葫芦, 形态各异、 色彩斑斓,十分引人注目。

“是学校介绍我们过来的,创梦空间环境挺好。在这里,我们可以接待客户,还可以跟其他的创业者交流。”邵宗稳这样解释入驻的初衷。

场地环境优化了,创业氛围浓厚了,孵化服务也随之升级。

顺应 “互联网+” 创业热潮, 创梦空间借助专业电商管理团队, 将文化创意产业、 电商创业作为特色标签, 建立 “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生态链”, 提供项目选择、 技术培训、 货源供给等定制服务, 以及人事、 法律、 财务、 投融资等基础服务, 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上接第一版)

缪斌说: “我们跟创业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房东与房客的关系。我们是政府、企业、创业者之间的桥梁,帮助创业者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关键点。”

“一元多点”模式助创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优质的孵化服务,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还与在苏州的18所高校、 创业孵化基地互通, 形成了“1+18”大学生创业孵化苗圃群,即“一元多点”模式。

邵宗稳和张泽军的漆艺创业之路就始于大学时代。他们的母校苏州市职业大学,设有创业孵化基地,是这个苗圃群中的“一点”。

2012年,念大一的张泽军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大赛时第一次接触漆画, 随即被深深吸引。 赛后,他专门去一个学长的工作室学习漆画。半年后邀请同班同学邵宗稳一起开启了两人的漆艺创业之旅。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创业。我们不光享受了优惠政策,还参加了各种培训。”张泽军说。

2014年10月,双北漆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5年6月,经学校介绍,两人入驻创梦空间。

“来这里几乎是免费的。”没有办公场所的租金压力,邵宗稳很高兴。

然而,注册商标,建立企业品牌又成为摆在他们眼前的问题。

对此,创梦空间的 “商务小秘书”可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开业配套服务,比如公司注册、代理登记、代办商标注册等各项法律手续,还能提供社保、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咨询服务。

在创业指导方面,苏州市人社局专门成立了 “大学生创业导师团”,聘请成功创业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创业指导老师等担任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辅导。

据缪斌介绍,每天都会有创业导师来到创梦空间,与大家交流互动。形式既有培训班,也有一对一的指导。

创业培训几乎每天晚上都开讲。不论是需要学习基本的创业概念,还是想要进一步培养创业思维,又或是有更为具体的需求,例如学习图片处理、网络推广、店铺申请的实际操作方法等,都能找到相应的课程。

一路抱团取暖创业梦想落地开花

金灵和叶美玲,最近又有令人骄傲的新作品。

这两位 “90后”姑娘是同班同学,毕业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创立了 “灵叶创意工艺品设计工作室”,主要从事檀香扇设计制作。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琴的高徒,她们的作品多次在创博会、文创展等展览中获得好评。

2015年8月25日,她俩接到了一个光荣艰巨且时间紧迫的任务———在9月2日前完成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迎宾晚宴上国礼小屏风的制作。每扇屏风上各刻有一个来访国家元首的名字,金灵和叶美玲的任务就是设计并手绘这200多个名字。她们连夜加工,最后36小时甚至没合眼。看着最终成品,她俩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6月底注册的公司,7月已经实现盈利,赚了一台激光雕刻机的钱了。”金灵说,她的想法是把传统的烫画工艺运用到实用性更强的物件上, 比如木质杯垫、 书签、手机壳等。

叶美玲最近则开始尝试葫芦烫画。在创意集市碰见邵宗稳和张泽军后,3个年轻人兴致勃勃地交流了一番。

而对漆艺情有独钟的邵宗稳和张泽军,也有着清晰的发展蓝图。

张泽军表示: “未来1-2年,我们要注册公司品牌,稳定工作室,打开市场;2-3年后, 要有固定的市场、客户;3-5年后, 要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再延伸到更多的附带产品。”

邵宗稳说: “漆艺这门工艺在慢慢衰落,我们觉得很可惜,我们想让漆器成为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虽然现在推广的路不是太顺利,但我们再努力一点,业务就会多一点。”

据统计,目前, 创梦空间一楼在驻企业26个,已孵化毕业项目23个;二至四楼在驻企业26个,已孵化毕业项目22个。

“边喝咖啡边创业,与创业者同创业”是爱创咖啡的口号。缪斌解释说: “我们始终怀揣着一颗创业之心,陪伴创业者成长。建立创梦空间,就是为了有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大家的创意相互碰撞、激发,营造一种信息共享、抱团取暖的创业氛围。”

  • 打印
  • 关闭
  • 点击数 ( 13 )
  • 字数 ( 2795 )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