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洛羽 实习生 赵昕玥
8月的榕城,热情如火,处处彰显着青春的活力。大批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们纷纷来此赶赴一场一年一度的美妙盛会——海峡青年节。
在这场属于青年人的约会里,轮番上演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为他们带去了欢声笑语,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各类奇思妙想也在交流碰撞中层出不穷……经过4年沉淀,海峡青年节已发展成为两岸青年长效交流的品牌活动。
2013年至今,海峡青年节已成功举办了4届,共吸引了上万人次两岸青年参加,其中包括6000多人次台湾青年、百所台湾院校、百个台湾高校社团、百个台湾青年团体。回首往届,那些精彩瞬间仍然历历在目,交流成果至今为人称道。
●活动形式日益常态化
去年的海青节上,首次亮相的“创梦空间”台湾青年手工文创产品展令人印象深刻,台湾青年们把自己的手工文创产品带入三坊七巷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去年10月,这种模式在三坊七巷唯美客文创聚落中以常态化形式被保留下来。如今,已升级为市台创基地的唯美客,每周末都会举办两岸创客市集,海峡两岸的创业者们或展示创业理念,或出售设计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海青节便首次将集中活动与常态化活动相结合,至今已发展为贯穿全年的活动。“我们将其分为前期系列活动、集中活动和后续活动3个阶段进行。前期系列活动从4月率先启动,利用小规模、专业化的特性丰富交流,而集中活动则延续惯例在8月启动,后续活动持续至年底,突出对接成果的后续跟踪落实和项目成果运用。”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不间断的交流模式可以将两岸青年紧紧相连,双方的互动合作也随之紧密。
●互动交流日渐多样化
2015年5月11日,两岸青年组成的“茶帮”,捧着茶叶走进天后宫,重现了福州独有的民俗“茶帮拜妈祖”;
去年,作为海峡青年(福州)峰会主讲嘉宾的郑博宇,在来榕的飞机上,一次短暂的聊天结交了一位来榕必见的好朋友;第四届海青节“创梦集市”上,来自台湾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的学生张淑媛展示了她亲手制作的文创作品“捕梦网”,并接下不少订单。
寻根、交友、创业……4年来,在海青节这个追逐梦想的舞台上,海峡两岸的青年们总能找到共同的文化归属感、志趣相投的朋友和实现梦想的途径。
近年来,在聚焦青年就业创业的基础上,主办方又丰富活动内容、探索新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参与,他们在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在游戏互动中加深了解,彼此间的感情因此逐步升华。
“对台湾青年来说,大陆绝对是个值得你一展才能的地方。”在2016年海峡青年(福州)峰会上,台湾青年郑博宇这番话引起了不少台湾创业者的共鸣。在他们看来,大陆广阔的创业前景可以尽情施展才华,挥洒热情。
近年来,我市努力打造吸引和便利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不仅在第三届海峡青年节发布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的实施办法》,并授牌第一批11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随后还进一步细化了实施细则,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搭建各类创业平台等。
今年6月,第二批6个市台创基地“出炉”,同时向22家台湾青年创业企业发放首批台湾青年创业补贴180万元。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进一步点燃了台湾青年的创业就业热情。截至6月底,在福州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达3319人。
主打“创新·融合·共享”
今年,第五届海峡青年节将继续以“中国梦·中华情”为主旋律,以“创新·融合·共享”为主题,紧扣青年特色,突出民间交流,营造互动氛围。
据了解,第五届海青节全年共安排举办28项活动,内容涵盖两岸青年就业创业、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文化、公益、职业技能、电竞、民俗等领域,其中10项系列活动分散在3月至12月举办,18项活动安排8月9日至14日集中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峡青年节继续聚焦青年就业创业,在探索新形势下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模式的同时,突出“四个新”,即新营地、新面孔、新模式和新思路,让两岸青年体验全新“海青盛宴”。
●“两岸青年之家”首次亮相
今年盛夏,有一只“白鸥”展翅而来,在马尾琅岐“安营扎寨”,它就是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今年,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将首次启用,并作为海峡青年节永久性会址,打造成为“两岸青年之家”。
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占地203亩,地上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充分体现青年特点、福州特色与海峡元素。本届海青节集中活动期间,营地将举办海峡青年(福州)峰会、两岸青年交流分享汇、“两岸青年说”论坛、两岸青年“携手·同心”联欢晚会等14项活动,海峡青年公寓将为入住的两岸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
营地内设有超市、饮品屋、咖啡吧等生活服务区,晚上还会放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电影大片。同时,将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舞会、棋牌、电竞、街舞等一系列联谊交流活动,营造良好交流氛围。
●“我的海青我做主”
本届海峡青年节活动邀请了众多台湾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青年团体负责人以及各界青年精英参会,在不断加深与老朋友深厚友情的同时,又注重邀请从未来过大陆的台湾青年参与,扩大与台湾各界青年交流往来。截至目前,已有600多名台湾各界青年报名参加海峡青年节活动,涵盖84所台湾高校,其中有四成台湾青年是第一次来大陆。
配套活动之一的两岸大学生领袖营,将有来自两岸75所高校的学生会主席、副主席、会长、副会长共135人参加,如此规模的高校青年领袖共同参与一场活动,创下了历届海峡青年节之最。
“我们特别策划了‘我心目中的海青节’分组及个人竞赛,让两岸青年共同来设计、讨论他们心目中的海青节,将选出前3名作为明年海峡青年节的项目。”活动承办方之一的马尾区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涂佳荣告诉记者,由两岸青年定制自己的节目,能够大大提升青年们的参与热情。
●创新中实现融合共享
“创新·融合·共享”是本届海峡青年节的主题,也是当前两岸交流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创新是本届海峡青年节的特色所在,集中活动中不少项目都结合了最新科技,充满青年们的智慧和创意。海峡青年(福州)峰会将以“青春梦·致未来”为主线,以“时光信件”“寄语五年后的自己”双重结合方式,再通过3D成像技术、人工智能和声光电效果,增强活动的带入感、科技感、时尚性和青年味。两岸青年交流分享汇中的环马祖澳旅游体验馆通过环马祖澳旅游区720°全景VR漫游技术全景展示环马祖澳旅游区,给两岸青年带去非凡体验。
本届海峡青年节在住宿安排方面与往届也有不同,在6天的集中活动期间,“融合”主题贯穿始终。大陆青年将与台湾青年进行同吃、同住、同娱乐等体验式交流活动,形成生活共融、情感共鸣和价值共享的美好记忆。
“6月,我们启动了海峡两岸百名博(硕)士福州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2个月的活动中,两岸大学生携手进行课题研究,共享教育资源、科技数据,共同开创两岸学子交流共享新模式。”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的海青节系列活动将充分体现当下热词——“共享经济”。活动设置旨在培育青年的合作意识与共享意识,通过融合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让台湾青年共享大陆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在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中获得更好发展。
●多项活动提前“入戏”
前期精心打造的数场预热活动,涵盖文化、科技、体验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
3月初,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启动征稿,经5月19日初评,100件优秀作品入围本次大赛 ,其中台湾篆刻作品18件。4月,主题为“宜技·荷载·竞赛”的“中建海峡杯”第四届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火热开启。8月9日~14日,决赛及作品展示作为海青节配套活动之一,将在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举行。6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台湾高校120名博(硕)士来榕参加实践活动,尽情体验了为期2个月的榕城工作生活。
7月,“海青杯”两岸青年足球邀请赛、榕台青少年夏令营、“翰墨缘·中华情”海峡两岸青年书法家作品展等品牌活动相继展开。今日,第五届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盛大开启,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才俊们再次相约榕城,携手开启新一轮圆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