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类考题,是口语Part 2地点类话题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每次都以不同的面貌展现在考生们的面前。而难点在于对该领域话题的不熟悉,导致考生在此类领域的词汇及素材积累是比较有限的。当许多考生拿到话题卡片的时候,往往只能就话题的提示问题一一涉及,然后就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08年至今,建筑类考题的关键字出现过的形式为:
通过这些关键字,我们不难归纳出一个规律,考生如果在备考过程中准备好一个历史性的建筑,以及一个现代的建筑的素材,则这些话题大多是大同小异的。接下来,我将为考生们分析一下建筑类话题的描述顺序。
建筑类考题的描述顺序
首先,作为建筑类话题的开篇,首先要介绍的是建筑的名字。关于建筑名称的翻译,从实际的教学反馈中得出,有一些考生认为中国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楼,但是关于具体的名字就很难说清楚了。然而,国外的建筑几乎每个楼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最大的图书馆叫fisher。而中国的图书馆则往往没有特殊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则可根据建筑的隶属关系来翻译,比如Nanjing University library(南大图书馆)。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建筑往往由一些名人赞助,故会以这些名人的名字来命名。而这个名人的名字考官则不一定会熟悉,在这种情况下,考官可能会感到考生口中的部分中文人名较为疑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银川朗阁雅思口语老师建议考生介绍一下此命名的由来和历史,来引起考官的兴趣点。例如,逸夫楼,可以介绍为Yifu Building, which was donated by the king of movie from Hong Kong——Mr. Shao yifu.
作为建筑物的主体部分的描写,首先我们需要从外部着手然后过渡到内部。建筑物的外部包含的信息为:楼高,楼的外部造型,以及外部的建材等内容。例如,当描述一个现代的玻璃幕墙的写字楼时,可以有以下描述:
建筑的外部交代完毕后,自然过渡到建筑的内部,也是一个建筑的精华部分。描述的顺序可以按照口述者游览视觉转化的顺序。例如,当描述一个图书馆内部的时候,首先应该描述的是图书馆的一层(一般而言是lobby),然后依次介绍的是各楼层的功能安排以及相应的设施。如果以悉尼大学图书馆fisher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描述:
关于建筑物的“地位”也是关于建筑的基本信息之一。一般而言,之所以挑选这个建筑来作为回答,必定有这建筑物的独到之处。例如,the landmark(地标性建筑), the soul of the city(一个城市的灵魂), unique(独特)等等。
雅思口语考题非常繁复,银川朗阁雅思口语建议考生们在备考时,应从话题的类别相应的思路为出发点,根据思路逐步展开论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