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朗阁考试院 ▏浅谈雅思口语中“中英表达”思维的差异
人们似乎公认地认为雅思口语相对而言更难出高分,而众多考生在刚接触雅思这门考试时也对口语惶恐不已,到底口语难在哪里呢?是地道词汇难以积累,还是面对各式各样的考题无从作答?对此,笔者认为,阻碍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其实是中英表达上的思维差异。因为思维方式不同,你的答案就不容易拨动外籍考官心里的那根弦。所以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阐述雅思口语答题时需要注意的思维方式。
层层铺垫还是观点优先
笔者在课堂上发现80%的中国学生在刚接触雅思口语时,回答问题的时候总会先铺垫很多内容,再给出自己的观点,有些甚至连观点都从未给出过,比如在Part1中考官问到这样一个问题:Didyou think you father accompany you a lot when you were a kid?然后这位考生在考场中是这样回答的:Youknow, Chinese men are very busy with their work…还没等他继续答题就被考官无情得打断了:I am asking your father. 这位考生一脸懵圈都不知道为什么考官会打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实这位考生就是典型的铺垫式回答问题方式。
像这样发生在考场中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理解考官这样做的原因不仅仅是没耐心或是心情烦躁不想等学生说完,最关键的原因是在这11-14分钟这么紧凑的考试时间内,观点优先的回答逻辑更符合考官的胃口,也更符合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例如以下这样一个例子:
以上是外籍考官John自己给出的一则Part 1答案范例,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考官答题的思路,即“观点+解释+总结”。而中国考生最容易说成“先解释后观点”这种版本,这其实是考试大忌,一定要避免,否则考官连听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对所描述的人事物,有能力给出概括性的定义这样一种能力在Part2中体现地最明显。比如我们来看雅思考官范例中的Part2开头: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版本的答案都在开头的第一句话中对所描述的事物给出了定义,即你所描述的事物究竟是个啥。这种回答可以让考官在听到你答案的一开始就对你所要描述的事物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清晰明了。而这种定义事物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考生中常见吗?就笔者在课堂中的观察,答案是否定的。
80%的中国考生在描述Part2卡片时,很难让人理解其所说是何物。缺乏这种对所描述的事物概括其特征的抽象思维,这和我们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的习惯有关。比如中国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喜欢问学生:Whatis this? 中国学生答:Thisis a dog. 再问:Whatis that? 再答:Thatis a cat. 而外国老师更喜欢的问法是:Whatis a dog? What is a cat? 后者显然锻炼的是学生们抽象概括事物的能力。长此以往,中国学生在思考问题上很容易忽略对所描述事物抽象概括其定义的能力。
所以在雅思口语方面,笔者经常被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我是描述一首中文儿歌好呢,还是讲一首考官熟悉的英文儿歌好呢?其实笔者认为两者都可以,前提是你能让考官理解你所描述的那首歌并对其有概念,而不是他听得云里雾里,不知你在说啥。由此可见,只要你具备定义事物的思维能力,不管你描述古今中外的任何人事物,都所向披靡。
最后,中国考生要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注意到笔者上文所提及的观点优先和定义事物的思维能力,雅思考场上考生和考官就会少很多相爱相杀的故事了。彼此理解更多,相亲相爱family,从正视思维差异做起。
申请方式:姓名+电话+城市名+课程(如:张三+131****2546+北京+雅思)
即可预约雅思免费试听课!
获取最新鲜雅思备考攻略
考回、预测、海量纯干货
朗阁考试院 ▏新托福阅读之句子简化题探析 屠鸭课堂 ▏论雅思听力场景词汇在口语Part 2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