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把向日葵作为新入学礼物,由六年级学生送给一年级新生;立夏时组织孩子们摘采蚕豆,在校门口义卖自己学校种出的蔬菜;投票决定学校养的小兔子的去留……
“天人合一,人事相趣”,这是富阳市富春第七小学(下文简称“富春七小”)几年来推行“新劳动教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
日前,浙江省中小学育人模式转换现场会在富春七小举行,推行促进学校教育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的转换。
操场边一块二十亩的地,让富春七小的孩子们都过上了有趣的田园生活。在这个“开心农场”里,一年四季轮种着不同的的作物,各年级同学都参与其中,体验着从播种到收获的乐趣,也真正体会了“粒粒皆辛苦”。
学校更把作文、算术、美术、科学等不同科目与农场实践结合,比如让孩子们统计种子发芽率、设计农场、作植株观察报告、研究卷心菜为什么会“卷心”等,孩子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和思考力也被大大激发,作文绘画也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开心农场出产的蔬菜,每周都会由不同班级轮流走进富阳第二农贸市场义卖出售,义卖所得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及浙江磐安的贫困学生。
为了义卖成功,学生们纷纷发挥特长:画海报、整理摊位、叫卖、算账等等,既提升了个人能力,又懂得了团队合作。
现场会的当天下午,学校举办了2014年度的收获节,操场上支起了一座座帐篷,扎染、包粽子、舂青米稞、煮小笋……每一个帐篷都有自己的主题,孩子们就像在参加游园会,这边做一点手工,那边要一点美食,不亦乐乎。
操场另一边,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农运会”正在举行:剥蚕豆比赛、推独轮车运土豆接力,还有挑包心菜大赛,家长和孩子合作参与,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收获的乐趣就这样通过这些别出心裁的活动渗到心头。
校长章振乐表示,“新劳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希望通过“新劳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亲近大地、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