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十一中学的小志愿者们来到老年公寓,为老人们送上鲜花,表演了节目。本报记者 郭鹏 郄磊 摄
■北国超市北国店的爱心使者走进养老院进行慰问,为老人带来了冬暖品等。本报记者 秋凌 摄
■19日,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为桥东10户贫困家庭送去了爱心款、米面油等。本报记者 张海强 摄
新闻到底 《亲,明天是重阳节 记得回家陪父母哟》
新闻闪回 重阳节将至,希望所有子女能够关爱父母,常回家看看。
“让我们放下手机,牵起父母的手,好吗?”“没什么比陪父母更大的事情了!”……本报昨天头版刊登《挤点时间 明天陪爸妈聊聊天》引起市民及网友的强烈关注,大伙纷纷表示,今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一定要回家陪陪父母。那么,老人是怎么想的?儿女们又准备怎么做呢?请听一对老夫妇和一位女儿的心声。
69岁王大爷:“什么都不缺,只盼孩子们回家”
“大女儿喜欢吃鱼香肉丝,小女儿喜欢吃糖醋里脊,外孙子喜欢松仁玉米……”昨日上午,69岁的王大爷拎着手提袋,戴着老花镜,在超市里选购着食物。“明天,我们一家能吃上团圆饭了。”由于大女儿在北京上班,一家人已经多半年没在一起吃过团圆饭了。
王大爷有两个女儿,都已结婚生子。大女儿一年只能回家两三次。而二女儿在石家庄上班,却经常需要出差。“大女儿原本说十一回来,可因为单位加班取消了。小女儿也因为孩子需要补课没有来,这个长假过得挺寂寞的。”说到此处,王大爷声音有些颤抖。
就在记者和老人聊天之际,王大爷的老伴高阿姨回来了。高阿姨手中也拎着两个袋子,袋子里面满是新鲜的水果。“一家人好久没有团聚了,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准备着。”放下手中的塑料袋后,高阿姨顺手解下了脖子上的围巾。无意间,记者发现她的脖子上有很多拔罐痕迹。“这两天颈椎有点难受,让老伴给拔了拔罐子。是不是特别明显啊,看来还得戴着丝巾,我可不想让女儿担心!”高阿姨赶紧重新系好围巾。
就在两位老人和记者交谈之际,家中的电话响了。“我们什么都不缺,只要你们能回来就行,你妈可想你呢。”挂了电话,王大爷笑着说,是大女儿打来的,说星期二一早的火车,问自己和老伴想要什么礼物,“什么也不缺,天天就盼着她们姐妹俩能常回家”,老人说。
王大爷家客厅的一侧放着一个书柜,里面全是各种中药,按手写标签摆得整整齐齐。沙发上有一本中药养生书,旁边放着笔记本,上面认真地记录着各种药材粥的配方和火候。“我和老伴一定要养好身体,不能拖累孩子们。”说起重阳节心愿,高阿姨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多注意身体、平安,有空常回家看看就满足了。
大女儿王鑫:“重阳节,我就回家了!”
40岁的王鑫是王大爷的大女儿,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北京工作。常年的异乡生活,让王鑫更加渴望回家的感觉,“梦里经常会出现和父母、妹妹一起的情景,尤其是妈妈做的饭菜,真是太香了。”
在王鑫的记忆中,父母属于甘愿为子女奉献一生的那种人。“我和妹妹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爸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们。”王鑫说。研究生毕业后,妈妈特意去北京陪着王鑫生活了近一年。直到王鑫结婚了,妈妈才回到了石家庄。结婚两年后,王鑫怀孕了,妈妈更是义无反顾地照顾起了女儿的生活起居。孩子出生后,妈妈怕王鑫既带孩子又上班太辛苦,便将小宝宝带回了石家庄照顾。
就这样,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一天天成长着,直到上幼儿园才回到王鑫身边。“好不容易把我的孩子带大了,我妹妹的孩子又出生了。”每次看到妈妈花白的头发,爸爸逐渐弯曲的脊背,王鑫都有种想落泪的感觉。
十几年过去了,王鑫和妹妹在事业上都有了不错的发展,但陪父母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原本准备今年“十一”长假回家的王鑫,因为单位的事情耽搁了,她说,当时自己的心里难受极了。在电话里,她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时,爸爸似乎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失望,听妹妹说,妈妈晚上躺在床上好像哭了。”
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王鑫特别选了重阳节这天回家。“这个机会是我自己争取的,就是为了让父母开心。”以前王鑫回家,总会买些小礼物,比如吃的、穿的、用的送给父母,可说到父母到底最喜欢啥,她却弄不懂。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孩子的长大,如今,王鑫终于明白逐渐老去的父母,其实最渴望的无非是能天天见到他们。
“你多久看望一次父母?”
昨日,记者在省城街头拦截采访了25人,并列出了几项有关重阳节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结果发现,25人中,竟有8人不知道重阳节是哪天。
问题1:你想过为父母过重阳节吗?
想过(13人)占52%
偶尔(7人)占28%
没有(5人)占20%
问题2:如果你能陪父母过重阳节,你准备如何度过?
和往常一样,不会特意准备(7人)占28%
陪在父母身边即可(5人)占20%
买点礼物给父母(13人)占52%
问题3:你多久看望一次父母?
每天回家(1人)占4%
很少回家,偶尔打打电话(7人)占28%
每周一次(4人)占16%
只有放长假才回家(2人)占8%
每月一次(8人)占32%
只有过年才回家(3人)占12%
重阳时节“银发旅游”热起来
本报讯(记者 翟开矿)秋风飒飒,气候适宜,眼下正是老年人出游的最佳时节,今天又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银发一族成为近期石家庄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几天前刚为父母报了武夷山双卧11日游旅行团的市民侯先生说,重阳节到了,作为子女想趁着年迈父母身体条件允许的时候,让他们多出去走走,同时老人也能多结交一些朋友。“随着重阳节的临近,十一黄金周过后老年人成为近期旅游市场的主力。”河北纵横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齐巍巍告诉记者,国庆节一过,老年群体出游的数量和频率就会逐渐攀升。“银发族”占这段时间出游大军的六成以上。
据了解,华东五市、九寨黄龙、昆明贵州、海南桂林等温暖南方旅游线路,是近期老年人出游的集中方向,时间充裕、行程舒适的旅游专列成为老人们的首选。除了温暖长线游之外,1―3天的休闲短线游也很俏销。到香山、仙台山看看红叶,到抱犊寨、天桂山登高远眺,到五台山、苍岩山进香祈福,都是老年人非常开心的事儿。
“孝心经济”启动足浴盆卖得火
本报讯 (记者 刘文静)九九重阳节,给老人送份什么心意?保暖衣、保健品最受宠。记者从省会各家商场获悉,重阳节经济已经从上周六开始提前启动,不少儿女们给老人选购了保暖内衣、足浴盆、按摩椅等实惠的礼物,而鲜花、贺卡等“不实惠”的礼物受到冷落。
记者在几家商场看到,各商场都推出了重阳节礼品专卖,其中保暖内衣、老年人毛衫最为普遍。北国商城一家保暖内衣品牌的销售人员说,以前的保暖内衣售量一般,一天也就卖出几百元,从上周六启动重阳节促销以后,一天就卖了两三千元,比平时多了4--5倍。“保暖内衣的热销一方面得益于重阳节,另一方面则是天气的确冷了,一下子就到销售旺季了。”这次销售人员说。在建华百货,不少顾客专门陪父母逛街购物,中老年厚外套、保暖内衣、毛衣开衫等适合中老年人的服务销售同比增长了20%。足浴盆、按摩椅也是市民送给老人的热门礼品,在一家电器卖场,李先生一下子买了两个足浴盆,他说给父母一台,给岳父母一台,天气冷了,老年人泡泡脚对身体有好处。
放下手机让我们牵起父母的手
◎我的一生◎:重阳节,别忘了回家看看父母!全家一起吃顿饭,陪他们看喜欢的电视剧,送他们做一次体检,给他们一个拥抱……如果不能回家,也别忘了打个电话,好好陪他们聊聊天。父母对儿女的想念,不会放在嘴上,却深深藏在心底。让我们放下手机,牵起父母的手,好吗?
@爱上秋天的树:还记得上次给父母打电话聊了多久吗?还记得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吗?又有多久没和父母一起吃顿饭了?明天,又是重阳佳节,亲,你会回家陪父母吗?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原标题:“爸爸妈妈,今天重阳节我一定回家!”听一对老人和一位女儿的心里话,父母子女围坐一起才能体会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