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 只要说到有机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为武义有机茶香飘大江南北立下汗马功劳的,无疑是武义更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武义,更香有机茶业公司有口皆碑。
1995年,俞学文带着让家乡茶农增收致富的梦想,背着家乡的茶叶来到北京马连道开拓市场,并创立了“更香”品牌。经过将近20年的风风雨雨,更香公司这棵“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声名鹊起于京城,“更香”成为中国有机茶第一品牌。
1998年11月,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中心举办的有机茶培训班上,专家们讲授介绍的有机茶让俞学文兴奋不已。这种种植管理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从加工、运输直到销售均有严格规定,杜绝各种污染的“纯天然”茶叶生产方式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发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叶通行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培训结束,俞学文没有返回北京,而是带着结业证书,直奔家乡武义,承包了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一块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
更香公司领头人俞学文清醒地认识到,更香公司好比是一棵树,枝叶伸展在城市,而根却扎在武义农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茂盛。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落户武义的第二年开始,更香公司基地开始以承包的方式向南部山区迅速滚动扩张。2001年,更香公司基地只有800亩茶园,到2002年就发展到了1500亩茶园。2004年,公司拥有有机茶园10950亩。至2008年底,更香公司在浙江省拥有有机茶基地2万多亩。
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俞学文练就了高瞻远瞩的商界眼光。他坚定地认为,只有立足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家乡武义,才能让自己的有机茶早日香飘四海。他凭借“更香”品牌优势,在全国率先力推有机茶产业,确立了卓有成效的“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条茶叶绿色产业链。目前,公司在浙江、广西、福建拥有4大茶叶基地、8万多亩茶园(其中有机茶园6万多亩)、2个茶叶加工厂、7个全资子公司、200多家直营店,产量和销量均为全国第一,成功带动10多万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公司成为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集团,位列全国茶叶行业百强前列。经营范围从单纯的茗茶到茶具、茶食品、茶包装、茶餐饮、茶保健以及茶文化推广,年销售额达4亿元。
有人说,俞学文和他的更香公司取得的成就,既是更香的光荣,也是武义的光荣,更香公司成了武义在外一张响亮的“金名片”。
为了建设节约型、循环型、环保型和技术型企业,增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更香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更香高效生态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并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重点支持项目——“430吨有机茶精深加工扩建项目”,新建了6000多平方米高标准名优茶生产大楼及2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的生产流水线,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形成了具有有机茶科技示范观光、茶文化传播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示范性茶厂。
更香公司“有机茶战略”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公司对“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理解有两个方面:其一,让“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这样一条有机茶绿色产业链在市场的带动下运转起来,同时通过宣传运作和市场推广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理念,进而开发有机茶市场。其二,\u00A0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控制产品生产全部环节,不断提升产品档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基地发展的过程中,更香公司确定了“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利益”的合作原则。更香公司在承包合作条款方面的优惠,以及将政府鼓励有机茶开发给予的补助全部贴给承包人的做法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登门寻求合作的农民络绎不绝。目前,更香公司已在县内协作建立有机茶园52块,面积1.3万余亩,分布在武义县13个乡镇。
俞学文还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开展自主创新,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已实际应用于公司茶叶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间接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更香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企业还获得“浙江省科技型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有机茶冠军品牌”等称号。
俞学文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华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农村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浙江省茶产业协会副会长、武义县茶叶协会会长等。
展望未来,以茶立业、痴情茶叶的俞学文说,“更香”将继续以“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为己任,力争打造具有中国影响力乃至世界竞争力的中国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