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不愿重蹈覆辙!百丽私有化前陷「种票」疑云

不愿重蹈覆辙!百丽私有化前陷「种票」疑云

百丽 

原标题:不愿重蹈覆辙!百丽私有化前陷「种票」疑云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罗妍,香港财华社财经记者。

拥有BeLLE、STACCATO等多个女鞋品牌的百丽国际(01880-HK),4月底获公司管理层和高瓴资本提出私有化要约,价值达453亿港元,令人唏嘘:「一代鞋王」的陨落。

本月17日,百丽就将迎来私有化表决,若投票通过,意味着又一大蓝筹要离港而去。

然而,今早,有媒体爆料,上周百丽突然新增超过200名小股东,且大部分持股仅一手,公司被怀疑计划增加股东数目,以提高私有化投票通过的几率,这可能招致香港证监会调查。

距离投票还有10天,管理层私有化心切,百丽会否遭遇不测风云呢?

一周内突增多名「一手股东」百丽疑私有化前「种票」

有记者表示他到过户处翻查股东名单,再加以整理出股东名单,发现在上星期之后,百丽突然增加237名新股东,大部分都是在6月26日及28日登记,其中最少234名股东只持有一手,即1000股股份。

更奇怪的是,绝大多数的新增股东名字为普通话拼音,这意味着极可能是内地人身份,登记地址也显示在深圳,更有最少38人以百丽位于深圳及香港总部的大厦作为登记地址。

之后来到位于香港葵兴邨一间登记持股的小区楼内,保安陪同记者上楼,楼内人士证实,这家登记的单位内的确是百丽员工居住。但记者走访三个位于香港南昌邨及长沙湾的住所,却没有获得有人应门。另外有单位住户透过电话表示,不愿意回应是否为百丽员工。

值得注意的是,百丽于4月28日公告私有化要约,但到7月,中央结算系统内的股份市场中介者持股大减5.4亿股,持股从4月的58.05%降至51.55%,相当于有6.5%股份转为实物持有。

如果有人有计划地将持股分拆给多人,以个人股东身份持有,并在法院会议上动员其投票,可能使赞成私有化的人数达到出席人数50%以上的要求,这样如同自行「种票」,如果行为属实,私有化计划将面临剎车。

百丽当真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答案可能是:值得冒险。

前车之鉴:李泽楷、纯官都曾栽在人头数上!

通过私有化计划,必须满足两项条件:一是获得亲自或委任代表出席法院会议无利害关系股东所持有股份不少于75%的赞成票,且不超过10%的反对票,二是出席法院会议赞成私有化的股东人数需要占出席总人数的至少50%。

近年私有化失败的案例中,有两位大佬都在人头数问题上栽了跟头。

2009年,李嘉诚之子、电讯盈科(00008-HK)主席李泽楷提出对电盈私有化,在表决前夕,电盈被发现新增不少一手股东,其中许多是李泽楷旗下已出售的富通保险的员工,依靠该批新增的一手股东充足人头数,电盈的私有化方案在法院会议中及股东会中获得通过。但是,其后证监会介入调查,遂导致私有化作废。

2014年,周大福主席郑家纯旗下新世界发展(00017-HK),向新世界中国(00917-HK)提出私有化要约,在股权投票中,获得99.84%的压倒性胜利,但在数人头部分,反对股东人数超过赞成股东235名,最终导致私有化失败。

但据媒体报道,百丽投资者关系部响应指,经了解得知有部分员工于近期购买公司股票,或将原来通过银行或券商持有的股份提取为实物股票,均为员工自发举动。

不禁令人联想,当年李泽楷也是藉助旗下富通保险的员工充当电盈一手股东,难道百丽想重使李泽楷伎俩?这些所谓自发买股票的「中国好员工」会否帮百丽实现私有化愿望呢?

目前「种票」是否属实还未可知,但有立法会议员认为,证监会应该介入调查。

不过,今日财华社记者致电香港证监会,证监会人士响应:对一般事件不作响应。

百丽私有化心切!忧小股东Say no?

财华社在《【港股解碼】「鞋王」还没倒下?百丽CEO扛下一切责任谈退市是为找出路》一文中曾有介绍,百丽私有化限期是今年10月16日之前,公告列明财团不会再上调要约价,即私有化一口价每股6.3港元,按照证监会规定,若超过投票权10%的股东投票反对,则私有化提案就要告吹,目前尚未表态并具投票权的其他无利害关系股东约60%。

百丽这次能否达成私有化,决定权握在这些小股东们手中。

可是,小股东阴晴云雨难以预料,不免引起希望达成私有化的人士担心,担心过度,可能乱了分寸?

百丽CEO叹私有化是出路你信吗?

说到最关心百丽私有化成功与否的人,当属百丽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这位辅佐百丽25年的CEO,在5月的全年业绩会上曾坦承,退市是为了「给公司找一个出路」。

盛百椒更努力为要约方高瓴资本拉票,认为高瓴有能力提供百丽需要的新资源、新人才,百丽需要数字化运营人才,和新型品牌营销人才,甚至组织和价值观都要发生改变。为表达对私有化的强烈支持,盛百椒甚至「放狠话」,若私有化失败,百丽会继续转型,甚至「威胁」不再公布季度运营数据,以免「纠结于眼前利益」。这意味着,百丽可能牺牲短期业绩,投入资金和时间于转型上,如果业绩惨淡,股票遭抛售,遭殃的还是小股东,言下之意是提醒小股东们:想清楚后再投票。

盛百椒用「悲情」方式扛下转型失败的责任,但其实百丽正走在越来越好的路上。刚刚过去的2016财年,百丽一口气关掉了593间鞋店,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底止的第四季度,鞋类同店销售经过近两年的双位数跌幅,首次收窄至单位数,下滑约6.2%。这直接帮助2016财年盈利跌幅由2015财年的38.4%收窄至18%,收入增加2.3%至417.1亿元。更值得关注是,百丽新拓展的运动、服饰业务业绩抢眼,2016财年收入首次超越鞋类收入,占比达54.5%,盈利贡献进一步提高,甚至获得大行高盛称赞,认为运动服装业务可能成为百丽的新盈利动力。

百丽近三个财年两大业务收入占比

除此以外,截止2017年2月底止,百丽持有银行存款及现金、加上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合共约85.96亿元人民币,并且没有任何借款,公司总发行股本84.3亿股,即每股凈现金达1元人民币,表明百丽现金流稳定,并不差钱,足以支撑未来的转型计划,私有化并不是唯一出路。

对于百丽管理层如此心急私有化,股东们恐怕要三思咯。

据汤森路透旗下基点援引消息人士报导,百丽私有化联贷案,已有215亿港元贷款进入一般银团贷款阶段,65亿港元三个月期现金过桥贷款已由10家牵头行兼簿记行(MLAB)包销。

10天后(7月17日),百丽就将表决私有化计划,箭已在弦上,能否如期发射,很快见分晓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