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u00A0\u00A0作者\u00A0 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u00A0 林剑啸
\u00A0\u00A0\u00A0\u00A0姜母鸭是我的家乡的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u00A0\u00A0\u00A0\u00A0每每想起美味可口的姜母鸭,便忆起了儿时浓浓的年味儿。形象最鲜明、气氛最热烈的年货莫过于姜母鸭了。从小到大,我家每年过年一定少不了姜母鸭。听说曾祖母最会做姜母鸭了,但我未曾尝过。刚接触姜母鸭时,它是源于奶奶的杰作,奶奶“放手”后它就成了母亲的拿手菜,反正都是我喜欢的。大大的红白相间的铁盘、黄色的表皮光滑的鸭、均匀的细细碎碎的姜母末,远远地就能闻到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u00A0\u00A0\u00A0\u00A0姜母鸭的全部工序都由母亲自己完成,她说这样吃着才有意思,连姜母鸭都从店里买,那过年多没意思。而我只能在旁边看着,或者帮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忙。
\u00A0\u00A0\u00A0\u00A0每年腊月二十七前后,母亲就会买回一只白白胖胖的鸭子,那肥硕的身躯一摆一摆的,“嘎嘎嘎”地一直叫,好似整个冬天都被它叫醒了。我也被叫醒了,然后会禁不住跑去看看衣柜里的一整套新衣服。
\u00A0\u00A0\u00A0\u00A0处理鸭子最麻烦的就是拔毛,一根根鸭毛就像老家地里拔不尽的杂草,挑衅地朝你微笑。每次一到拔毛这道工序我就想“逃跑”,可是,这一切在母亲的手里似乎变得格外的容易,三下五除二就拔完了。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叹:不愧是万能的母亲大人!
\u00A0\u00A0\u00A0\u00A0做姜母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煮鸭。看过一个讲漳浦美食的纪录片,里面讲到鸭要用漳浦本地的水煮才好吃。煮鸭时先往水里加一些盐和姜母片,等到水开了再把处理好的鸭放进锅里。等到鸭肉熟透又不太烂大约要二十分钟,有时火候大小不同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要时刻观察着,隔几分钟就用筷子试一下,如果有血水流出来就说明时间还不够。在这之前,厨房会升腾起一天超大超浓的水蒸气。氤氲的水汽爬上厚厚的眼镜片和干净的窗户,然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挤出一个大大的笑,再用手指在窗户上写一句“你好呀,新年快乐!”傻傻的,很开心。
\u00A0\u00A0\u00A0\u00A0做姜母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抹姜母末。姜母末的咸度也是需要掌控好的,太咸或太淡都会失了美味。通常是父亲用他引以为傲的数学知识算好比例制作的。抹姜母末要趁烫才能“入味”,看着母亲给刚出锅的滚烫的鸭抹上姜母末,感觉冻了一整天的手脚都暖和了。是呀,好暖和,因为一家人都在。
\u00A0\u00A0\u00A0\u00A0一只完美的姜母鸭就这样诞生了,放在红白相间的大铁盘里,抹过姜母末的鸭腱鸭肝鸭心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我伸了伸懒腰,扯了一只鸭翅塞到嘴里,边吃边跟母亲说这道菜是我们全家的杰作,简直太完美了!母亲轻轻挑了挑眉毛,似乎在质疑我做了什么贡献。我连忙解释说我拔了十根鸭毛,烧了一锅开水,还充分利用了水蒸气,逗得他们在那笑了半天。之后,一家人便“火力全开”一起消灭这只香喷喷的姜母鸭。
\u00A0\u00A0\u00A0\u00A0电源《一路惊喜》里有句台词:“过年就是和你爱的人在一起,过年就是忘记过去一年的烦恼,过年就是期待新的一年更美好。”我想是的,在注满全家心血的姜母鸭面前,总会有满得溢出来的温暖的年味儿和爱,浓浓的,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