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消费者转变,到消费习惯的变化,随之而来消费模式的变化,服装行业竞争加剧。2011年以前,服装零售以线下实体店为主,2012年以后,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的成功搭建,到现在社交电商或即秀即买模式,服装品牌经营面临着巨大的竞争现状。
面对服装行业的残酷竞争,各服装企业或在电商业务上加大力度,或在品牌管理上做精细化工作,或在运营模式上下足功夫。 \u00A0\u00A0
南极电商拓深拓宽终端渠道
南极电商1Q17 实现营收7000 万元,同比增65%,归母净利润2582 万元同比增58%,扣非净利润2181 万元,同比增长101%,超出市场预期。南极电商1Q1 所有品牌在可统计渠道的GMV 为18.98 亿元,同比增74%。其中阿里作为主要渠道实现12.9 亿元(同比增56.6%),京东渠道实现5.22 亿元(去年同期2.67 亿元),唯品会以及新增社交电商拼多多等渠道合计实现GMV 约8600 万元。
南极电商4月29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1-6月净利润为1.19亿元—1.51亿元,上年同期为8507.88万元,同比增长40.00%—78.00%。
南极电商公开表示,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以下原因:品牌授权、电商服务等主营业务持续有效地拓深拓宽,增加品牌、扩展品类、提升服务带来的业绩增长明显。
歌力思2016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5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84%。2016年其线上销售实现收入 0.74 亿元,同比减少 3.24%; 线下实现收入 9.96 亿元,同比增长 33.18%; 直营端实现收入 6.13 亿元,同比增长35.82%, 加盟端收入 3.82 亿元,同比增长 29.15%。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奢侈品牌在华销售全面复苏。其自有品牌运营能力足够强的基础上,并购层出不穷。歌力思先后收购Laurel、ed hardy 和IRO 等轻奢品牌,包括百秋网络,轻奢相关业务净利润占比超过一半,将充分受益于奢侈品销售回暖。歌力思旗下百秋网络专注于国际轻奢品牌(Elle、Pandora、sandro、maje等)电商服务,其服务的品牌在国内有较大成长空间,且品类的线上渗透率很低,其拓展新客户能力强,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2017年第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8.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3千万,较上年同期增长153.15%。目前,电商已然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服装品牌商更加需要提升线上运营效率。2017年第二季度歌力思的业绩又将表现如何?
太平鸟加强精细化管理
近几年服装零售业普遍低迷不畅,太平鸟积极选择积极应对,在管理上更加精细化,对门店进行大力调整:已建立了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营销网络,营销终端覆盖街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各类零售业态。 2017年第一季度末,其线下门店 4145 家,较 2016年底的 4279 家减少了 3.13%,在2017年第一季度里,太平鸟新开直营店为 38 家,加盟店68 家,联营店 5 家;关闭直营店 35 家,加盟店 187 家,联营店 22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