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市政府官网5月4日消息,位于石岩湖畔的深圳国际院士村项目5月3日正式启动,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和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吴岳良、王佛松、汪集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位首批入驻“国际院士村”。
国际院士村项目是规划中的深圳(宝安)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的第一个板块。按照规划,深圳将在石岩湖畔规划建设为可容纳全球院士、诺奖获得者50名的国际院士村,旨在为科学家们创造一个交流沟通以及科研成果孵化的平台。入村科学家们今后将根据各自研究领域组建世界一流团队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基于该项目的落地,未来将逐步组建由院士村、实验室、诺贝尔中心和产业园共同组成的科技产业链,实现“最后一公里”世界级顶尖高科技的转化。
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出席了3日的启动仪式并会见了诺奖得主和两院院士。艾学峰表示,深圳正在致力于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期待通过入驻科学家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科研团队,让更多创新成果尽快在深圳落地。
科恩伯格在讲话中说,解决未来的问题,需要新的知识,特别需要年轻人的创造力,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的城市,希望通过国际院士村培养更多年轻的科学家,为人类治疗疾病研发出更多普通人可以支付得起的解决方案。
夏普莱斯表示,自己比其他化学家更敢于尝试创新思考,在他看来,元素周期表上很多被忽视的元素都能用于药物研发,但现在人们只聚焦于其中几个元素。他希望与中国同行合作在现代药物研发模式上有所突破从而降低药物成本。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