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经过全天的审议,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财委会)最终以30票赞成、24票反对,艰难通过香港特区政府向迪士尼拨款54.5亿港元扩建方案。
早在2016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和华特迪士尼公司就宣布将共同出资逾109亿港元,对香港迪士尼乐园进行扩建。直到上个月,香港迪士尼乐园才公布了修订共109亿港元扩建计划的有关财务条件。由原先计划香港政府和迪士尼分别注资58亿元和51亿元,改为双方各注资54.5亿元。再到前日,这项扩建方案正式获得批准。
离方案提出到获批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从当天的投票结果来看,反对该议案的议员不在少数,这项议案的审批成功之路可谓曲折。
不过,不管怎样,这个方案最终还是成功获批了,对于现如今陷入窘境的香港迪士尼乐园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苏锦梁当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迪士尼是香港重要旅游基建,本次扩建将增加国际化娱乐项目及服务,提高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
不过,这样的说辞在笔者看来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一厢情愿。
我们来看看当天那些议员是怎么说的:
一个认为迪士尼把香港政府当提款机,一个认为从经济效益看不支持拨款,但为了孩子贴钱也要支持。明眼人都看得出,对于这些议员而言,迪士尼扩建并不会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项目。
不过,苏锦梁仍然还是在会上表示,香港迪士尼乐园扩建后,将会带来很多经济效益,估计大概会为香港带来385亿至416亿元的经济效益,建筑期间会制造大概3500个职位,扩建后也会为香港整体带来5000至8000个就业机会,所以计划对香港非常重要。苏锦梁同时还指出,迪士尼乐园扎根香港11年,已有6400万的旅客人次到访。香港政府希望藉着这个计划,令香港的旅游基建继续朝着高增值方向发展,吸引更多旅客,特别是过夜旅客来港。
争议再怎么巨大,方案最终还是通过了。
但是未来会怎样,是否会如苏局长所愿,恐怕谁也难以预料。
毕竟现时的窘状近在眼前。
正如反对的议员所认为的:主题乐园经营困难且已经有多个乐园倒闭的案例,加上访港内地游客数量减少,香港迪士尼业绩也并不理想。
作为华特迪士尼全球六大乐园度假区中规模最小的一家,香港迪士尼自2005年开园后业绩状况可谓一波多折。从开园之初迟迟未能盈利以致业内曾普遍将原因归咎于乐园游乐面积太小对观光客缺乏吸引力,再到后来内地游客蜂拥而至,业绩出现节节攀升,再到15年受内地经济发展放缓及香港的反内地情绪影响内地游客急剧下降,香港迪士尼时隔四年后再度陷入亏损的泥淖。香港迪士尼一路走来,业绩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受到内地游客的牵引。
事实上香港迪士尼乐园的主要客源也基本来自中国内地,根据香港迪士尼乐园官方数据,自2005年开园至今,园区共接待了超过6400万名游客,其中主要客源来自中国内地,广东游客占到其中三分一。而2015年内地游客赴港人次下滑严重影响到了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到访量。
就在今年2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公布的截至去年9月底的2016年度业绩显示,乐园已连续第二年出现亏损,净亏损更是高达1.71亿港元,亏损较上一财政年度扩大2000多万港元。与此同时,上年度整体入场人数为610万人次,按年下跌10%,其中,内地游客人数约占219.6万人次,下降幅度高达20%。
除了内地游客的减少,竞争对手的不断出现,也让香港迪士尼的前景堪忧。
去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这家面积是香港迪士尼约3倍的度假乐园,不仅拥有豪华的酒店和全新的商业设施及游乐设备,它背后更是坐拥着一个人口高达十四亿的巨大市场。香港的入园人数每年不足800万人次,而上海迪士尼第一年就提出了1000万人次的目标。
除了自家兄弟来“捣乱”,国内的主题公园也并没有闲着。
近年来,内地也迎来一波主题公园的开发热潮,不仅华侨城、宋城、长隆等知名主题乐园开发商早早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复制项目,一些品牌房企也将转型方向对准主题乐园行业。
此前叫板迪士尼的万达集团更是宣称至2020年将开发15个万达城主题乐园;而世茂集团也计划5年内筹建8座主题乐园;山水文园则是联手美国六旗乐园选址浙江海盐和重庆,一期预计2019年6月开业。此外,中国第一个环球影城主题乐园也在北京通州落地,预计2019年建成营业。
这一系列的规划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内地主题乐园数量将呈现井喷式发展,而香港迪士尼的客源也将受此影响进一步分流。在竞争环境如此严峻的背景下,香港迪士尼恢复盈利可谓难上加难。
这一次香港迪士尼乐园选择通过扩建来寻找生路。
为了达成扩建计划,迪士尼更是决定豁免收取由港府及华特迪士尼共同持有的“香港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2018和2019两个财政年度的可变动管理费。而根据扩建计划,在2018至2023年期间,香港迪士尼将持续增设娱乐设施和娱乐节目,几乎每年都会有新设施落成。扩建计划完成后,香港迪士尼乐园将由现在的7个主题区增加至9个主题区,旅游设施和娱乐表演项目则将由现在的110项增至超过130项。
这家号称全球最小的迪士尼乐园正极力采取策略扭转局面。不过,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简单的扩建是否能如愿迎来访客数量再度增加并带动盈利上升,仍然是一个未知。
更何况,在大环境上随着日韩、东南亚旅游热的兴起,内地游客对去香港旅游的热情和信心早已不如从前。
欲知更多港美股资讯,速速关注微信号:同花顺港美股(thsg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