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关,酒类消费进入高峰期。而与此同时,各类酒的安全也引起各级各部门及社会群众的高度关注。在山西,提起酒,首先让人想起的是久负盛名的杏花村酒。如今,这个号称中国最大酒家村的“汾酒城”,正经历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市场乱象。未经检验、就地罐装,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微商营销网络,新一轮质量危机又开始冲击着杏花村“中国酒都”的美誉。
探访杏花村:散装酒及灌装酒拥趸者众
杏花村坐落在山西省汾阳市东北的太汾公路旁,东临汾河水,西靠吕梁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酿酒基地。
古人云:“天下美酒出杏花”。杏花村早有中国白酒之都的美称。唐朝时曾出现了“长街恰符登瀛数,处处街头揭翠廉”的酒市盛况。而如今的杏花村依旧繁忙。11月5日上午,我们在杏花村周遭转了一圈,数百家酒业生意繁忙。整条街弥漫着酒香,沁人心脾。年关将至,来自全国各地酒商络绎不绝,运输车辆穿梭不止,整条街各个店家忙忙碌碌,热闹非凡。
来自太原的张先生此行就是要给年底备货。据其介绍,他在太原做散装酒生意多年,“买卖还不赖,没有汾酒贵,但来自杏花村,可以散装可以灌装,看客户需求。”同时张先生告诉我们,他们现在也开始做微商渠道,通过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的影响力,扩展营销渠道,由于接近年底,生意还算不错,微商们也给拿回来大量订单。
说到酒的品质,张先生坦言自己心里清楚,这些散酒和罐装酒跟正宗的汾酒不能比,但胜在价格低廉,因此也有一些长期固定客源。
对于自小就在杏花村长大的李先生称,这里几乎家家都从事跟酒有关的营生。有的确实是从汾酒厂里弄出来的原浆,有的则是自己家酿的,还有的则是从一些小酒厂进回来,自己勾兑。
“喝了这么多年了,也都习惯了,我们平常走亲访友的时候带一点,没什么大问题。”李先生说。
品质堪忧:自选瓶后现场灌\u00A0检验标识看不见
我们走访了十余家店面后,进入一家门面顶立有“汾酒集团年份老酒”的山西杏花香酒业有限公司的店铺。店主热情地接待我们并介绍他家今年的主打酒——黄金酒,同时向我们说可根据客户需求现场加工多品种白酒,从酒瓶与包装看,所加工的酒与杏花集团生产的酒很相似,外行人根本无法辨识。
穿过门店,我们看到三位工人正在忙碌地加工畅销酒黄金一号,三人分工明确,技术非常熟练,从冲洗瓶到灌装,再到加入金箔、封口包装,短短五六分钟。而装瓶的酒则是在一个特大的塑料桶内,桶上没有任何检验标识。我们问道,瓶子只用水清洗不消毒安全吗?一人答道,“没事,我们一直就是这样灌装,订单多时,一天可加工一百多件。销量特别好,一年销售1000多件,年底销量非常好。”随后,我们看到库房里堆了五六十件刚刚加工好的成品。
接着,我们又暗访到另外一家。店主同样告诉我们,瓶和酒都可以自选,白酒价位从十几到上百元不等,年份越久价格越高。我们选了每斤30元的白酒后,店主让我们亲自上手灌装封口,体验了装酒的过程。
“金箔酒是三无产品,每家每户都可以灌装,我是杏花金箔酒瓶最大的供应商。”店主向我们极力推销着他的新品。在店主给的名片上,我们看到该店为汾酒集团永旺酒业。
监管部门:再三推脱无结果
次日下午,本网工作人员向汾阳市食药监局反映了上述情况。市食药监局局长雷国裕称,局里经常安排人员下去检查,并且在杏花村设有工作站。但本网从当地多位人士得到的消息却是:杏花村70%的店都可以灌装,基本没有任何检验报告,很少被查处过。
随后汾阳市食药监局安排人员前往调查。经调查,现场查处18件问题酒,而另一家店却已关门。一陈姓队长说,“问题酒我们查扣了,散装酒没问题,有产品检验报告。”当被问道“一张检验报告能不能证明店里十几口酒缸里的酒都合格?”陈某答复称“确实证明不了”。随后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会立即调查,随后答复本网。
由于一直未收到相关回复,9日,本网再次前往汾阳市食药监局了解情况,却遭到百般推脱。
10日下午,在吕梁市食药监局,办公室副主任以“局长开会”为由,将此事推到稽查科,而稽查队又将此事推到12331热线。
随后,我们多次拨打了12331,始终无人接听。吕梁市食药监局就此事也并未答复。
一直以来,散装酒都是酒类监管的重点,具有易勾兑、隐患大、风险高等特点。但在汾阳市杏花村,遍地开花的散酒店和灌装酒点背后,凸显的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失职,更是对百姓食品安全的极端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