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用“自由”这个词来形容上图这个时代,会比较恰当,真正将女性的春光锁紧,并不是汉人的创举,相反,北方少数民族在宋代之后,一次次地入主中原,才最终确立了高领袍服在中国服饰中的优势地位。至于其中的原因,有政治的、有文化的,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长期被忽视——气候。
\u00A0\u00A0或许用“自由”这个词来形容上图这个时代,会比较恰当,真正将女性的春光锁紧,并不是汉人的创举,相反,北方少数民族在宋代之后,一次次地入主中原,才最终确立了高领袍服在中国服饰中的优势地位。
\u00A0\u00A0至于其中的原因,有政治的、有文化的,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长期被忽视——气候。
\u00A0\u00A0竺可桢先生是提出公元7世纪是温暖湿润年代的开山祖师,后辈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整个唐代的气候判断,学术虽有一定分歧,但是整体上,仍基本认可这一结论。
\u00A0\u00A0那么,唐朝的气温和今天差多少呢?
\u00A0\u00A0平均气温高2摄氏度,导致气候带北移一个多纬度。
\u00A0\u00A0比如唐代的悉州,地处今天川西北的黑水县,年均温9.1度,1月均温仅-1.0度,年降雨量为827.7mm,今天已几乎不产柑桔,但在唐代却是柑桔重要产地,并名列贡品,则当时,该地年均温应比今天高4度左右,1月均温也要高3-4度左右。
\u00A0\u00A0另一个例证是荔枝,唐代成都仍有荔枝生长,到了南宋就没有了。唐代长江上游地区荔枝种植的北界要比今天高2个纬度,当地的气温也应比今天高1-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