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贵州茅台上400元 投资模式在变化?

贵州茅台上400元 投资模式在变化?

贵州茅台 

本周,贵州茅台(600519)冲破了400元大关。相对中小创的低迷,题材股的回落,贵州茅台为蓝筹股争了一口气,而且价值股中还有美的集团(000333)、格力电器(000651)等一批个股在走强。这一现象能否说明A股的投资模式在从趋势投资向价值投资转化?

以“价值投资的名义”进行炒作

4月18日,贵州茅台的股价终于站在了400元之上。这很容易被市场认为是价值投资的胜利。甚至就连财经名人刘姝威也站出来为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点赞了,刘姝威称2015年初的时候,自己建议自己的学生买进贵州茅台股票,当时的买进价格为144元,如今的收益已达到200%了。只不过,本人查询了一下,当时根本就没有144元的价格,不知道刘姝威的学生是如何买到的。

在股价涨上来的时候,就称这是价值投资的胜利云云,这是一种病。实际上,真正的价值投资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你敢于看好某只股票,买进某只蓝筹股。比如,2013年9月的时候,由于受到限制高消费的影响,贵州茅台股票遭到包括投资基金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抛售,股价跌到150元左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本人于当年9月7日在《投资快报》上发表《贵州茅台不是诺基亚》的文章唱多贵州茅台,表示“从现阶段来说,贵州茅台的生产经营与股价都还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一旦调整完毕,该公司的效益与股价就会重踏升途。”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才是真正价值投资的眼光。

而目前市场对以贵州茅台为核心的一批蓝筹股的投资与鼓吹,不过是以“价值投资的名义”所进行的炒作而已。尤其是在管理层打压所有的题材股炒作的背景下,只有蓝筹股才能进行炒作。所以,这不是什么投资模式的改变。而是将炒作的题材转移到蓝筹股的身上了。以贵州茅台为例,实际上站上400元的贵州茅台已完全超出了价值投资的范畴。目前贵州茅台400元的股价对应的市盈率超过了30倍,已经算不上是真正的价值投资了。目前市场对贵州茅台的炒作已经从价值投资走向了投机炒作。

而能证明贵州茅台属于投机炒作的还有该公司近日公布的现金分红方案。4月14日晚,贵州茅台公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及分红方案。该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7.87元(含税),其每股分红金额之高堪称A股上市公司历史之最。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它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是非常有限的。按贵州茅台分红方案出台时的股价395.45元计算,收益率只有1.72%,基本上只是相当于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了。而考虑到红利税的征收因素,投资者现价买进贵州茅台进行中长期投资,还不如直接将钱存在银行里划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认为是对价值投资的一种玷污。

也正因为贵州茅台的现金分红能带来的投资回报非常有限,所以,投资者参与贵州茅台的炒作与对其他题材股的炒作没有什么两样。投资者买进贵州茅台,并不是希望能够从贵州茅台公司获得分红,而是为了获得二级市场的价差。至于贵州茅台的现金分红,只能算是给市场的炒作行为锦上添花而已。正因为参与贵州茅台炒作的投资者看重的已不是贵州茅台的分红回报,而是二级市场上的价差,所以A股市场上的业内人士将贵州茅台的股价喊高到了600元,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中石油A股上市时,市场人士看高中石油到80元、100元。反正已经脱离了价值投资的轨道,喊多高就看当事人的胆量了。胆量越大,喊价就越高。这实际上也是以“价值投资”的名义对贵州茅台进行炒作的又一个有力的证明了。

可以说,在当前市场对贵州茅台股价炒作的过程中,“价值投资”已经成了一块极好的遮羞布。有了这块遮羞布,市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贵州茅台的股价进行炒作了。

“喝酒吃药”无非也是套路

价值投资不价值投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选股之外,无论什么时候及什么价位的买入和卖出,也都不是没有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某种玄机的。就此而言,“喝酒吃药”的吃香不吃香,无非也是一种套路,一种让人迷让人醉让人看不清方向的套路。

像贵州茅台这样的所谓优质股票,投资者对于应该在什么时候买入和什么价位买入,可能不可能什么都不问,而不顾三七二十一地只管傻傻地买入的呢?比如说,当贵州茅台已经涨到415元及以上的时候,投资者究竟是该买入还是卖出呢?盘面显示,一些先期持有贵州茅台的机构投资者其实在这时候已经开始在卖出了。而这时候如果还有傻傻的散户听了刘姝威的话去买入这已经高达415元以上的贵州茅台的话,岂不是就有点像击鼓传花一样,做了为他人接棒的冤大头了吗?这难道还能说什么“只要持有优质股票,投资者不必在意股指的波动”吗?

贵州茅台合并报表所反映的预收货款和财报确认收入往往存在很大的不一致,对此,不免有质疑者认为有可能存在为即将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隐藏利润之嫌。尽管贵州茅台的公告后来澄清了所谓隐藏利润之嫌,但是,却不仅并没有否认预收货款和确认收入之间的不一致,也没有否认未来实施股激励计划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有机构为了防止将来为他人做嫁衣裳而开始有计划地实施撤退,这也就不算什么太大的意外了。

不过,有一些机构当初的买入贵州茅台也许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价值投资,而只是为了满足其打新所需要的股票存量条件而进行的必要配置。而在实现了其打新收益和存量股票价值提升的“双丰收”之后,即使单单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考量,为未来的继续打新去重新考虑换一个也许具有更靠得住的价值提升空间的存量股票,应该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防御措施。

在目前的中国股市,从来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更没有只赚不赔的所谓价值投资。正如价值投资不见得就是“喝酒吃药”的一统天下一样,“喝酒吃药”也不等于就是价值投资。再说,价值投资任何时候都并不反对见好就收。“喝酒吃药”也得讲规则,懂节制,知所进,也知所退。否则,一不小心喝高了,或用药过了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不过,确定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只是顾头而不顾腚的“鸵鸟政策”,对于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和对待价值投资就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意义,至少对于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好处。以5万元买贵州茅台为例,即使当初或还能买上个两手多一点,现在已经只能买一手了。而一旦股价下跌,满仓买入的风险和半仓甚至远不满半仓的风险显然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风险承受能力上的真正实质性的不同。

在笔者看来,如果根本就不顾“鸡飞蛋打”的风险,让根本就没有什么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投资者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就不叫价值投资,而是与赌博无异的不折不扣的价值投机,这显然是根本就不值得提倡,也不应该提倡的。而这种一点也不注意为普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考虑的事情,为什么还总是被作为所谓的价值投资示范案例,套路一般地一再地出现在我们的舆论场所,甚至某些有着非同一般影响力的公众性人物口中?这岂不也就像“喝酒吃药”一样,让人在迷醉之余,无法不感受到一种非同一般的后怕吗?!

投资模式是否变化还有待验证

果然不负众望,贵州茅台股价终于攀上了400元的大关。作为全新的“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在受到关注的同时,亦引发了多方面的质疑。比如有质疑其年报涉嫌造假的,有质疑其隐瞒利润为了今后的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对此也进行了澄清。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以及美的集团股价的一路走高,是否意味着A股的投资模式从趋势投资向价值投资转化呢?

贵州茅台股价攀上400元大关,早已在市场的“预料”之中。个人以为,贵州茅台有如此精彩的表现,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原因。一是该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的业绩不俗。2014年、2015年、2016年贵州茅台实现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3.44元、12.34元、13.31元,其每股收益让所有上市公司望其项背。毫无疑问,不俗的业绩,是贵州茅台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的最大动力。

二是各大券商的大肆鼓吹。贵州茅台股价高收于400元以上,与各大券商的鼓吹是分不开的。如早在去年12月份,贵州茅台股价还在350元左右时,就有多家券商认为,其股价将攀上400元。较有代表性的如中金公司,其分析师邢庭志发布报告认为,贵州茅台2017年目标价为472元。此次茅台股价突破400元后,又有多家券商以及私募大佬等纷纷看好茅台后市。如但斌认为,茅台股价将达到600元的高位。

其三,机构资金的大肆炒作。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包括机构账户,所有账户流通市值在1万以下的占比为24.35%,市值在1-10万的占比为47.87%。显然,这些帐户不是购买茅台的主力,而茅台股价不断创出高点,机构投资者可谓居功至伟。正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的深度介入,让茅台股价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

因此,茅台股价不断上涨,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就像“枪打出头鸟”一样,市场有质疑茅台的声音,其实亦很正常。不过,要说茅台、美的、格力等个股的上涨走势,说明市场投资风格从趋势投资“进化”到了价值投资,笔者以为值得商榷。贵州茅台虽然贵为“第一高价股”,其2016年度的10派67.87元分红方案亦不低,但其股息率只有1.72%,远远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衡量,显然这是有偏差的。那么,高位投资茅台,博取的只有差价,实际上是价值投机的表现。

另一方面,以茅台、美的、格力等少数个股的走势,来说明市场投资风格的变化,其代表性严重不足。除了上述三只股票外,A股市场并不乏蓝筹股,比如像许多“中”字头的股票,都是蓝筹股。同样是蓝筹股,如果说市场投资风格转向蓝筹的话,那么就不应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形。

此外,与市场投资方向的改变亦有一定关系。A股市场流行于概念、题材的炒作,且每年炒作的标的都不一样。如前几年市场低迷时,中小创率先遭到资金的炒作,去年国企改革如火如荼,相关国企股表现优异,今年“风水”轮到茅台、格力等个股身上,其实亦不奇怪。

笔者以为,如果市场投资风格真的转向蓝筹股的话,那么首先要看这几只股票今后的表现。其次,其他蓝筹股会否集体走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 打印
  • 关闭
  • 点击数 ( 1 )
  • 字数 ( 4052 )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