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面对艾问人物的镜头,阎焱毫不掩饰。
如果时间可以退回到十年前,阎焱和吴长江没有交集,就不会有这个遗憾,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成为中国商业史上“VC和创业者之间”反目的教材。
强势是仗势欺人还是源于对专业的偏执?
2006年,阎焱向雷士投资2200万美元,占股比例为35.71%。在公司董事会中,吴长江控制席位是两席、阎焱三席。为争夺公司控制权,两人开始了战争。吴长江说资本是门口的野蛮人;阎焱指责吴长江不顾商业底线,私拿公款赌博。
十年之后的2016年底,吴长江因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2017年3月15日,吴长江为偿还之前债务,将所持1.3亿股德豪润达(行情002005,买入)股权进行再次拍卖。 雷士控制权之争以此收尾。
经此一役,阎焱的强势似乎成为撕不掉的“标签”。强势是什么?在创业者看来是尖锐、是攻击性,是攫取利润为上。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对专业的自信和坚持。不强势,可能意味着对创业者做法不当时的听之任之,意味着遇到好项目时的犹豫不决。
以阎焱的洒脱和桀骜,估计强势不会给他带来困扰,但是确实造成了些许负面影响。但是,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强势也成就了阎焱。阎焱所投的项目中,90%以上是领投或独投,不跟风、不扎堆,有自己的理智判断。
2003年,盛大陷入困境。互联网泡沫幻灭,很多人不敢投盛大,唯有阎焱力排众议为盛大输血4000万美元。从投资到退出仅用了20个月,获得16倍回报,这项投资成为了中国风险投资史上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阎焱经常语出惊人,比如“现如今,中国创业公司的升值远远超过房地产的升值!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三个关键词:钱多、人傻、政策偏。”“创业成功者的年龄大多在 30-38 岁,90后刚出校门,怎么可能比有经验的人成功概率更高,连怎么交税都不知道。”
对于“90后创业没优势”的说法,撒贝宁和阎说“恐怕又要得罪90后们了”,阎焱紧接着回答,“Who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