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丽国际发布2016业绩盈利警告,预计2016年全年净利润有15-25%的跌幅。这也是继2015年净利下跌38.4%后,连续第二个业绩大幅下滑,也是集团上市十年来第一次连续业绩下滑。而且据报告显示,单是去年6-8月,集团在内地关闭了276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天关店3家。
几乎每个人都见过这个牌子,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商场里,百丽的鞋总是占据着显眼位置,在二三线城市的中高档商场处于垄断地位。作为中国的第一女鞋品牌,百丽连续12年在中国女鞋销售中居榜首,在全球柜类零售商中占据领导地位。旗下的Tata他她、Teenmix天美意、Basto百思图、SKAP等均在国内女鞋销量市场名列前茅,Senda森达男鞋也备受消费者欢迎。在最兴盛的时期百丽平均不到两天就能开一家新店,如今却只能关门止损。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百丽也尝试走过电商的路子,曾在2011年投资2亿美元成立优购网。但仍然走了实体店的电商只相当于尾货清理仓库的老路子,后者经历了高管先后离职、发展远远未达到百丽预期,现在几乎是个鸡肋。
百丽从兴盛到销量下滑的轨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的鞋王达芙妮。和百丽一样,\u2028达芙妮也是从制造业起家,从1998年抛弃批发销售模式走向直营专卖店模式开始,短短十几年间成功转型成为中国第二大女鞋企业、乃至有“大众鞋王”的美誉。然而快速扩张的达芙妮挺过了1999到2000年的财务黑洞风暴,却不敌2012年接踵而来两个大敌:电商冲击与渠道模式剧变的大环境飓风、和来自于快时尚品牌的强力威胁。最近几年销量更是一路下滑,一二线大城市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这不止是一个达芙妮的问题,也不是光是现在百丽面临的问题,事实上这种遭遇是国内大部分女鞋品牌、甚至包括传统服装实体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商品价值和定位已经逐渐跟不上现代消费人群的需求,网购海淘和欧美快销时装品牌的兴起,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百丽为代表的的女鞋价格不菲,但款式设计总是老三样,有消费者评价说:“曾几何时,百丽不管男鞋女鞋都是质优价廉的代名词,款型新颖大方,这几年价格越卖越贵甚至超过很多国外品牌的价格,质量和款式却有所退步,对于消费者来说,同等价格还不如去购买质量款式更好的国外品牌,打折时价格还比百丽优惠许多。”
此外缺乏网络强势营销意识,电商时代已经到来避无可避,电商不只是一种全新的渠道型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及竞争模式。不光是在自己搭建的电商平台,和成熟的电商合作也是一个好的途径。比如像优衣库hm这些品牌,线上线下价格款式基本是同步的,线上购物是对线下没时间去商场的一种补充,线上也不完全依赖于淘宝京东,自己的官网也有季节性折扣吸引消费者,但不是常年折扣。实体店要做好如何真正朝电商顺利转型,更重要的是做到哪一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