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等地板被曝不合格事件
【事件描述】\u00A0近日,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国家林业局公布2013年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在2013年第三季度,共抽查了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省、直辖市180家企业生产的180个批次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其中22个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占总数的12.2%,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甲醛释放量、表面耐磨、表面耐污染腐蚀、表面胶合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在这次国家抽检质量不合格名单中,肯帝亚、宏耐、莱茵阳光等国内地板大品牌齐刷刷地现身于不合格名单中。\u00A09月2日,北京、上海、广东等28省市消协发布了地板与板材环保性能比较试验报告。该报告显示,北京市北方天鸿基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款圣玛特地板甲醛超标。9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公布了对国内生产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竹地板等5类林木制品质量抽查结果。其中显示,180批次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中有22批次产品不合格,宏耐地板、莱茵阳光、肯帝亚三品牌某款地板皆因表面耐磨性不合格上榜。江西铜鼓江桥竹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江桥地板甲醛释放量超标也被曝光。
近日,又有报道称,浙江省地板协会近日首次对全省89批次实木复合地板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其中南浔广达木业、湖州永创木业产品漆膜附着力指标不合格。
据《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一款商标为“宏耐”、企业名称为“江苏宏耐木业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1213×191.5×10(mm)”、生产日期/批号为“2013-01-26”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因表面耐磨不合格成为黑榜主角;一款商标为“肯帝亚”、企业名称为“江苏肯帝亚木业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1213×145×12(mm)”、生产日期/批号为“2013-05-02”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因表面耐磨不合格登上黑名单;一款商标为“莱茵阳光”、企业名称为“柯诺(江苏)地板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1215×168×12(mm)”、生产日期/批号为“2013-01-30”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因表面耐磨不合格被判为不合格产品。
浸渍纸层压木地板就是人们常见的“强化地板”。公告称,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宏耐等三大涉事品牌是否受到处理,直至10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致电三大品牌负责人时仍没能得到明确回应,只有莱茵阳光营销总监蒋锁柄称知晓此事,但他轻描淡写地表示“没什么太大问题”。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庆前发布的抽检报告中,宏耐、肯帝亚、莱茵阳光三大地板品牌一齐登上质量黑榜,令行业震惊。这三大品牌皆赫赫有名、背景深厚,却都栽在“表面耐磨”这一指标上。专家称,“表面耐磨”是强化地板的最基本指标,宏耐等品牌不合格不仅自己蒙羞,也给行业丢脸,更让地板行业偷工减料的潜规则暴露无遗。
舆情等级评价:较大规模
舆情关键词:地板、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质量不合格
舆情影响评价:对家装行业尤其是涉事的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等地板公司的企业形象造成极大的冲击,以致其他有过黑点的地板企业如罗恩、永吉等企业也受到牵连。
【事件预警】本次事件的预警时间点出现在2013年9月18日,该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2013年胶合板等5类林木制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公告显示宏耐等近百个品牌产品不合格,虽然当天并未出现其他媒体报道,但9月22日,在微博上已经有近18条的相关讨论量,随后几日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从此该舆情正式进入网友的视线,引发部分关注,直到10月10日又再次出现大范围舆情,该日出现的舆情信息高达50条,其中新闻数据46条,在局部范围内造成极大负面影响。金盾舆情舆情监测中心将此视为隐性预警,对家装行业尤其是涉事的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等地板生产企业发出三级舆情预警。
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等地板被曝不合格事件舆情预警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事件自9月22日进入公众视线后,当日舆情信息量并不大,甚至到10月10日之前也未出现大范围的舆情讨论规模,10月10日是该事件舆情的第一个爆发点,该日舆情规模达到50条,其中单新闻数据就有46条,且报道网站以家居、房地产类的专门网站为主。10月11日至10月17日期间,每日舆情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10月18日为该事件舆情的第二个爆发点,该日舆情总量达125条,其中新闻数据111条。之后,舆情数量出现大幅下降,且在以后的监测期内一直在低位徘徊。截止到报告完成之时,仍见零星相关舆情出现。
【事件进程】随着事件的发展,10月24日,在莱茵阳光地板的官网上看到,该公司表示,已于9月27日邀请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相关人士针对曝光的产品质量抽查一事交换了意见。研究院现场对该公司产品进行了全系列产品的质量抽检,近期将出具检验报告。而宏耐、肯帝亚地板官网上未对此次事件有任何公告或提示。相反其他省市一些行业协会表现却较为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辽宁省家具协会、沈阳市地板行业协会决定在年底前对省内从事地板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
对于这一舆情事件,经金盾舆情舆情监测平台监测和金盾舆情舆情监测中心分析,其舆情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月22日-10月18日,事件通过媒体报道广为人知,舆情量保持在中等水平。第二阶段为10月19日至今,经过前一阶段的舆情发酵,现阶段舆情量减少,且随着事件的发展而逐渐自然平息。
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等地板被曝不合格事件媒体报道分布图
由上图可知,在该事件的相关舆情信息中,门户网站新闻所占比重最大,约达60%,且从门户网站的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房产、地产等家居行业等专业性网站,受众也主要集中在对地板有需求的用户反面,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由于此次事件牵涉到全国数个省市,舆情事件波及范围广,又牵涉到地板行业潜规则的暴露,关系到众多家庭、房地产企业的切身利益,所以此类信息极易引起网友共鸣,对以后潜在顾客的选择留下心理阴影,因此建议涉事企业加以重视。微博舆情量次之,占约35%的比例,从时间上来看,分布较为分散。
【事件研判】此次舆情事件由于所涉省份较多,事件持续时间较长,负面舆情总量较大,因此属于较大规模舆情事件。该事件对整个地板行业尤其是涉事企业的企业形象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冲击,使地板行业存在的潜规则得以暴露。
金盾舆情舆情监测中心研判结论:事件发生后,当事宏耐、肯帝亚等地板生产商均未作出回应,而莱茵阳光虽然进行了回应,但回应时间较晚,而且仅仅是就再次送检和抽样的结果进行回应,而未在第一时间就其联合全国部分质量检验权威机构对产品进行送检和抽样的过程提前公布以表明其对该事件的态度,错失了减轻负面舆情影响的时机。此外,莱茵阳光对再次送检和抽样的结果也只是在其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而未就此结果主动联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该举措实际上并不能弥补和消除已经得到充分发酵的负面舆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致莱茵阳光公司虽就该事件进行了处理,然其效果并不明显。总体来说,虽然莱茵阳光在负面舆情的处理上反应有些滞后且效果并不明显。相比之下,另外两家涉事企业面对负面舆情几无反应,缺乏基本的舆情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技巧,负面舆情对其影响更大,是舆情危机处理中的大忌。
金盾舆情舆情监测中心和金盾舆情云舆情监测平台对宏耐、莱茵阳光、肯帝亚等地板被曝不合格事件中涉事的宏耐、肯帝亚公司的舆情引导和控制的综合评级为“较差”,对莱茵阳光地板公司的舆情危机处理的综合评级为“一般”。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