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昭)在很多人心目中,口渴即意味着缺水,喝水就能解决问题。天津市海河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叶祖明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缺水,光凭口渴这个标准来判断实在太片面,因为很多病都伴有口渴的症状,比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所以看身体缺不缺水,指标有许多,还得综合考量,而补水也不只是喝水那么简单。
我们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水呢?叶祖明主任说,方法很简单,除了口渴外,还需结合小便量和小便的颜色、皮肤弹性、唇甲黏膜颜色等来判断。如果尿少尿黄、皮肤皱缩干燥、嘴唇干裂,那么肯定是缺水了。
具体到夏日补水,叶祖明主任强调,冰饮不解渴,最好喝热饮。冰饮中,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热饮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
生活中,还有一种口渴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那就是渴不欲饮或少饮。叶祖明主任说,若同时伴腹胀便溏、苔厚,则应考虑湿热蕴阻中焦导致水液输布不均匀而出现的口渴。这个时候,单纯喝水解决不了问题,需要清热祛湿健脾来祛湿生津,即多用莲子、茯苓、薏米、扁豆、赤小豆、眉豆等来煲汤。
专家建议,最好每天早、中、晚都要喝上一两杯水,慢慢喝、细细品,暴饮无度反而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夏天人体大量出汗丢失的不只是水分,还丢失了很多无机盐,所以还应注意补充电解质,如补充钠、钾及维生素等。推荐在白开水里加点盐,更能有效解渴。
出汗多的同时会消耗很多能量,人们在补充水分时还要注意补充营养,一般建议在夏季食用一些生津滋阴的中药或食材来解渴,如芦根、白茅根、荸荠、西瓜翠衣等,西洋参、太子参、沙参、百合、玉竹、石斛、麦冬则可益气滋阴,用这些药材煲汤同样可以有效缓解暑天口渴。